第190章 内核的亲临



  沼泽之下的世界,虽然神秘且极具诱惑力,但令王暮雪没想到的是,她暂时没时间去挖了,因为文景科技项目现场,迎来了一位谁都得罪不起的人物:内核委员——黄景明。

  黄景明从事非诉讼法律事务二十余年,原是全国第一律所——金铭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其后转来了明和证券内核部,做起了当之无愧的内审大牛。

  在投资银行,若想顺利完成一个项目,在内核会议前,委员都会亲自走访企业,视察情况,而到项目现场视察的这位内核委员,业内称为:预审员。

  在预审员入场调查的过程中,保代和企业高管一般都会全程陪同,因为预审员很大程度上可以掌控一个项目的生杀大权。

  内核部其他委员、内核部上层领导以及公司其他领导对于一个项目的印象,往往都是从预审员的口中了解的,故预审员对于一个项目质地的判断,推荐用词和最终表态,关乎整个项目能否顺利申报。

  现场准备工作如果没做足,委员在走访过程中对项目质地产生怀疑,很可能整个项目连拿到内核反馈问题的机会都没有。

  黄景明将近五十岁,有着很有识别度的鹰钩鼻,尖下巴,带着斯文的眼镜,气质沉稳、严谨、低调,不苟言笑,一看就是个大律师。

  此时他正坐在王暮雪的对面,而办公室中除了实习生杨秋平之外,再无他人。

  胡延德前两日左肾查出了三十多颗结石,大小不一,痛不欲生,已经被迫进医院做手术了。

  今日是东光高电半年报的最终披露时间,柴胡此时人在魔都,分身乏术。

  而蒋一帆莫名其妙被曹平生叫了走,具体也没说去哪个项目上……

  总而言之,黄景明就在保代入院无暇顾及,项目组其他辅助成员全都抽不开身的时候,默默杀来了文景科技项目现场。

  对于黄景明,王暮雪自然是认识的。

  因为这个内核委员不仅是晨光科技的预审员,更是法氏集团的预审员,前两个项目的内核反馈都是他最先提的问题清单,也是他将这两个项目力荐给公司,而后其才得以立项、内核并最终申报。

  但是认识,也仅仅就是听过名字见过人罢了。

  以前作为实习生的王暮雪,是不被胡延德允许接近内核委员的,好似保代在她这种投行新兵与内核委员之间,特别设立了一个无形的屏障。

  这层屏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核委员亲临项目现场视察时,实习生无权陪同;

  2、内核委员提出的反馈问题,交涉对象必须是保代本人,或者项目协办人,比如蒋一帆;

  3、实习生无权旁听内核会,关于项目其他任何涉及底稿的问题,实习生也无权与内核委员直接对接。

  于是王暮雪对于黄景明的认识程度,大致如下:

  “曹总,我们这次的内核委员是黄景明。”胡延德朝电话中说道。

  与王暮雪一同排队等电梯的柴胡,凑近王暮雪耳边小声道:“暮雪你看,排在我们后面三个左右,那个低头看手机的男人,听说就是黄景明。”

  “黄律师是公司的过滤网。”吴双有一次吃饭时笑道。

  蒋一帆经常边答反馈边跟王暮雪和柴胡解释:“黄律师之所以提这个问题,其实是想了解……”

  当然,王暮雪打开明和证券项目OA流程图,会看到晨光科技和法氏集团IPO项目的内核节点审批人:黄景明。

  以上就是王暮雪认识黄景明的全部渠道。

  董事长路瑶原本力邀黄景明去大会议室开企业介绍说明会,但黄景明却说想先与项目组单独了解下情况。

  可能是因为胡延德的小心翼翼,此时的王暮雪非常害怕自己会在这种握有刀的刽子手面前,说错话。

  她给一来就埋头看材料的黄景明倒了热茶后,就立刻坐回椅子上一言不发,时间就这样尴尬地过去了二十分钟,黄景明才终于开口问道:“公司今年开展的这块新业务,也就是你这里写的,流量营销,我理解起来,本质上是一种广告,只不过这种广告是线上的,用于增加消费者粘性的。”

  听见黄景明一语道破真谛,王暮雪精神立刻提了起来,“是的黄律师,他们通过帮助很多企业做活动,通过赠送流量的方式,维护老客户以及拉新客户,这是一种营销广告没错,目的确实也是增加消费者粘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