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看来你是针对我高盛喽?



  次级贷款。

  银行包括房利美这些机构,对公众发放的按揭贷款,按照申请人的信用水平和偿债能力,分为一系列的等级,收入高且稳定,工作光鲜的华尔街单身汉信用等级就高;而在炸鸡店打工,没有稳定收入的黑人兄弟信用等级就低。

  对于信用等级高的客户,银行给出的贷款利率就低,也是因为他们的风险溢价较低,而对于信用等级较低的客户,银行不发贷或者收取较高利率。

  对于发给信用等级较低偿债能力弱的客户贷款,就被称为次级抵押贷款。

  现在银行手中捏着一大把的贷款合同,贷款合同在手里也没办法流通。

  也就是银行的资金积压在账上,这些钱没办法流通起来赚钱了?

  不行,必须流通起来。

  于是发明了一种金融工具,把这些合同打包组合在一起,于是便产生了MBS。

  更通俗的说法。

  你到银行不能买到别人的贷款合同,只能买银行的理财产品,MBS就可以认为是一种理财产品。

  那么什么是MBS呢?

  MortgageBackedSecurity,抵押支持债券,是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产物。

  现在银行的手中握着一批按揭贷款合同,这些合同会定期为银行带来一批按揭贷款合同,这些合同会定期为银行带来一定的现金流,也就是贷款买房人按季度还的贷款。

  银行把这些合同打包组合成MBS,然后再拆分成三个层级出售,优先级、次优级、次级。

  每次收回贷款之后,先保证优先级的收益,满足优先级的收益后满足次优先级,最后才会轮到次级。所以优先级期望收益最低,风险也是最低,次级期望收益最高,风险也是最大。

  MBS会定期给购买者一定的回报,满期还本付息,也是一种结构化的固定收益产品。

  此外,除了分期结构之外,MBS还通过CDS包装。大幅提高了MBS的信用评级。

  类比一下,就是国内银行的买的理财。

  谁也不知道,理财产品里到底是啥,看着收益高保本付息就购买了。

  然后这批理财买完了之后,银行发现联邦基金的利率很低,销售MBS回收了大量的流动性,于是银行决定发放更多的贷款,原先属于次级贷款的客户也被纳入名单。

  故事转回高盛。

  墙上的指针已经过了十二点。

  此时的会议室中,已经众人唇枪舌剑,你一言我一语发言,源源不断的消息传回来,大家知道的越来越多了,消息最终构成了一副脉络。

  一一写在了白板上。

  费恩神色凝重,盯着白板上的说:“大家也看清楚了,美利坚以赫斯特集团为首,其他的不过是小猫三两只,而国外……”

  他的面颊不由抽动。

  国外才是大头!

  赫斯特集团虽然察觉到早,可是已经布局也慢了一步,哪能像吴奇那样从容布局?

  在美利坚房产正巅峰时候,就开始了和对方接洽了!

  断断续续的几年布局下来,费恩看着眼前这个的数字,眼前不由一阵的发晕……

  “是哪个混蛋?”

  七十六亿!

  如果全部偿付的话,他们要亏出血来了。

  当然也不一定全部违约,大概乐观估计一下,也不会低于六十亿……

  全都是CDS。

  他一定是故意的,他一定早就知道!

  虽然反手一刀的赫斯特集团很可恨,可是深谋远虑的诺亚基金割的肉更疼。

  什么是CDS,前面也都说过。

  也就是银行怕那些贷款合同违约,毕竟那些人的工作非常不稳定,所以违约的可能性还是挺大的,而且次级贷款实在是太多了,也不利于信用评级,所以银行会为这些次级贷款购买一些CDS。

  它的运作原理,银行每年付出一些保险费,根据合同的风险大小不同,平均大概在0.5%,当次级贷款违约时,也就是别人不付钱了,CDS的卖方会代替违约方继续偿还贷款。

  在CDS的包装之下,MBS就非常漂亮了。

  评级机构给出的信用评级变得更加好看,这么一来MBS在购买理财的民众之中就更受欢迎。

  没有CDS支持的MBS就是坨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