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年度新锐奖



  出乎吴奇预料的,老马居然是第一个获奖的。

  吴奇身侧的王传福看到颁奖顺序后,也无不感叹的说:“看来政府还是很看好互联网这种高科技的……”

  吴奇闻言后,摇着头笑着说:“互联网属于第三产业,王董从事的相关的制造业,才是国内真的工业实力,我对于从事制造业的前辈们,都很佩服……”

  王传福和吴奇聊了一会,还以为这么年轻,就取得这么高成就的年轻人,应该是一个自傲的人。

  但是,他没想到吴奇很谦虚,而且居然对制造业感兴趣?

  “你对制造业感兴趣?”他有些好奇的问道。

  “当然,制造业才是华夏的基础,解决就业,发展上下游的产业链……”吴奇细数制造业的好处。

  王传福露出满意的笑容,这是他第一次从内心中,对身边这个年轻人产生好感。

  “制造业……哎,不好走啊,大多数人都只能挣扎徘徊,高资产,高负债,不仅要和国外企业争夺市场,还要和国内企业互相争斗……真的不好做啊!”王传福说了一句心里话。

  吴奇点了点头:“确实问题一大堆,不过政府还是很重视的,我发现每年大都从事制造业的企业获奖……”

  要知道在2004年时,比亚迪公司截至6月底半年业绩,营业额增长87%,纯利为4.75亿元人民币。目前,比亚迪生产的锂离子、镍镉、镍氢电池销售量分别居全球第三、一、三位。

  从上马锂电池项目,到超越包括东芝、松下、索尼等巨头在内的电池业日本军团,再到选择香港H股上市乃至入主秦川汽车,王传福眼光独到。

  但也难掩他对于互联网行业造富和发展能力的羡慕。

  王传富笑了笑说:“互联网才是心头肉,你看今年一共入选了三个互联网行业的……”

  吴奇知道眼前的制造业大佬们,因为起步太早,受限于时代和眼界,反倒是错失了互联网的造富神话。不过也正是他们,支撑了国内制造业的脊梁。

  听闻两人的谈话,一旁的华为任总也在一边笑呵呵的插嘴:“吴董,你有意进军制造业?”

  在今年,任正非所掌管的华为,在国际上可谓是锋芒毕露:NGN市场份额13%,为全球第二;ADSL市场份额32.9%,全球第一。

  他强力推行的危机管理,使得华为不断成功。

  2001年-2003年的华为生产的全球交换机新增市场份额32%,全球第一。

  2004年华为计划在欧洲市场实现1亿美元的销售额,其中25%是由于与法国第二大固定网络运营商neuf电讯公司的合作所获得。华为越来越被定义为世界的华为。

  上一年,华为进入技术大鳄“思科”的黑名单,并从而借助那场惊扰业界的官司声名鹊起,最后双方和平解决。2003年的销售额高达300亿元,名列华夏的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第七名,利润更是名列第一。

  华为不仅在海外市场取得了超过10亿美金的销售业绩,更重要的是突破了欧美主流运营商的防线,与朗讯、北电等一流设备商同台竞逐。

  这两人,一个在电池行业暴打小日本,另一个在通讯行业暴打欧美厂商。

  这两人才是,真正的国家脊梁。

  吴奇看见他主动插嘴,也不敢拿大,虽然吴奇比他有钱的多。

  “任总你好,我确实有意向制造业发展……”

  比亚迪和华为都是鹏城企业,这两人早就相熟,所以也不显得突兀。

  王传福说道:“有想过哪个行业吗?新产业吗?”

  在他看来,吴奇是广告业和互联网起家,真要是跳转到制造业,是不是有点跨度太大了……

  毕竟,吴奇这么年轻。

  制造业中的行当,可不是光光一个天才就能解决的。

  他觉得,这顶多是吴奇一时间脑热作出的决定。

  吴奇看了看任总,也不隐瞒:“通讯器材行业……”

  王传富看了看任总,笑呵呵的指了指任总说:“这位可是行家……”

  “我只是对手机行业感兴趣。”吴奇解释道,华为在做通讯器材,但是却没有进去手机行业。

  任总闻言后,挑了挑眉问道:“是手机牌照?”

  他把吴奇当作了听到了政府利好政策,想要入场捞金的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