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新格局-第2/3页





    研究同性恋并不违反人的本性,是明前进,化形成的表现。但更进一步,认为这是人的本性,让社会承认这种本性成为一种政治正确,是反明,化退化的表现。不能阻挡这种化的退步,明会慢慢走向崩溃。人既有生物本性的一面,也有由认同感而产生的社会性的一面,在这两面找到平衡,让认同感越来越强,明逐渐繁盛。反之则会让认同感渐渐消失,明最终崩溃。

    前世那些伦理的热门话题,同性恋是如此,烟草是不是罪恶是如此,让人瘾的麻醉品正不正当是如此,包括***应不应该合法都是如此。人的社会性表现出社会现象,社会现象会反过来影响人的社会性,个人和群体相互影响,相互改造。把一个方面认为是正义的,另一个方面认为是邪恶的,便走了不归路,终将迈向万丈深渊。

    历史从晚唐开始的儒学复兴,最终走了否认人的生物性,认为一切生物欲望都是恶的,形成理学,走了不归路。把存天理灭人欲,放在剥离了人的个体特质,只存人的群体特性的政权当,是正确的。把理学推向社会,以礼求德,则背道而驰。

    当徐平穿越了千年的历史长河,再看这个时代的化,与前世的理解完全不同。在这个意义,历史的王安石达到了其他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以至于无人理解。

    与王安石相,他的老对手司马光最多只有人之资,面对王安石这个与他一样用功的天纵之才,学术只能被死死压制。普通人付出辛勤的汗水,一样可以成为大家,但以为大家是学术的顶点,要去打倒那些自己理解不了的人物,会拖明的后腿。

    与王安石讲道理没一个人是对手,但对他的主张不能理解,最终他的改革做成了一锅夹生饭。当明慢慢退步,甚至没有了化的人编出各种各样的段子,来嘲笑他。这是化退步,明最终慢慢消散的悲哀。

    徐平不希望自己成为历史那个失败的王安石,他的每步改革都小心翼翼,尽量维持住人心,维持住正在形成的原明的认同感。对内施仁政,对外兴义战,而不反其道而为之,是为了这个目的。人不是神,汉明连天命都放弃了,怎么会再去认一个神。你想的未必是正确的,不管你怎么笃定,都可能会错。甚至你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对的,做下去也可能是错的。人是这样,你有什么办法?

    仁政不一定温和,暴政不一定残酷,仁和暴不是用手段来区分的。仁政,是时时注意人心向背,施政向着增加认同感的方向去。哪怕有时候要走弯路,也是正确的弯路,不能够一步跨过去。制度和政策,一直在个人和群体、人民和政权的互动进行,而不是由一方做决定。不管是哪一方来做决定,政权不理人民的声音是暴政,完全由人民来决定同样是暴政。找到间的平衡,便是合格的政治家,不然政治的变革最终还是会失败。

    秦朝统一,秦始皇的政策难道是错误的?只怕还是正确的多。秦二世而亡,汉朝依然行秦制,却有天下数百年。人的认识是正确的,你的政治未必是正确的,人是这样复杂,有什么办法?政治家只能去适应人民,不能让人民适应你。

    没有人民的理解,没有同伴的理解,哪怕得到了人民的信任与拥护,行暴政依然会失败。面对这种失败的改革,去分析具体的制度和政策实际没有意义,不是因此失败。

    徐平如此有耐心,与契丹周旋,打打和和,便是顾及宋朝百姓的人心。朝廷里的官员,对收不收燕云十六州都意见不统一,更何况天下之民。等到众志成城,那个时候再把十六州一鼓而下,任何困难都不再是困难。

    与契丹交往的过程,也是重建国际格局的过程,新的国际规矩要在这个过程建立起来。政治的舞台,小国是随着大国起舞,想做主角只能做大国的棋子。宋朝和契丹处理好关系,哪怕最后把契丹赶出原,契丹被其他势务所灭,政治规矩后来者也要遵守。

    去年的丰州一战,加今年的这一战,都不是为了击败契丹,夺哪些土地,而是要让契丹认清现实,接受新的国际格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