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优哉游哉是苦行僧



    “十日之后,天穹宗顶,一决胜负……”陈修喃喃出声。

    他缄默片刻,点了点头。

    “散去罢。”他挥了挥手,吩咐那位所谓的天帝,“我不会要求停止窥伺,因为我信不过你的承诺。只是……不要再到我面前聒噪,不要再来打搅我的清净。”

    车厢顶上的文字缓缓消散,再不见踪影。

    而陈修转过头来,朝着谢言道:“秦国的风土人情如何?”

    谢言是游离四方的辩士,自然对这些东西早已研究。

    他沉吟着思索了一阵,然后才答道:“秦国重法治,擅兵戎,与韩国截然不同,乃是七国之中,数一数二的强国。”

    顿了一顿之后,他继续道:“秦国国君残暴、尤其喜欢杀人,听说但凡有违背者,便要行千刀万剐之行,整个秦国朝堂之上,无一不战栗臣服。”

    “秦国百姓穷苦,孩童不到十三、四岁便要踏上战场,田地无人耕种,家畜无人豢养,但凡男儿,除去小孩与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尽皆要服劳役。”

    陈修沉思片刻,点了点头。

    “上路吧,去秦国。”他吩咐道。

    谢言神色有些紧张:“到达之后,该如何行事?”

    陈修闭上眼眸,他回想起了在故乡地球时,自己极喜欢的一则历史典故。

    于是他将眼眸睁开,缓缓道出了两个字:“刺秦。”

    马车悠悠行驶,不知过去了多久,在一段分岔路口,前方挥着马鞭的林询忽然拉住了缰绳。

    前方两条大道,一条通往秦国,一条通往燕国。

    林询转过头来到:“去秦国之前,能否先去一次燕国边陲?我有一位朋友住在那里,若是能够邀他同行,应当也会是极大的助力。”

    “极大的助力……”陈修在心中喃喃了一句,能让林询都冠以这样的称谓,想必是一个极为不俗之人,反正距离约定的日期还剩下足足十天,倒也不必着急。

    陈修点头应下:“想不到你还去过燕国边陲。”

    “不是去过。”说到这里的时候,林询不知什么缘由的微微一顿,然后才继续道,“是通过书信结交。”

    陈修一怔:“以往不曾见过吗?”

    林询摇头。

    “不曾见过,你如何知道他会是极大的助力?”陈修不解。

    “当然可以知道。”林询满脸确信的模样,“所谓见字如面,从书信之中便可以看出,荆轲一定是世上少有的英雄豪杰。”

    陈修一怔:“他叫什么?”

    “荆轲啊。”林询转过头来,“你也听说过他?”

    陈修呆滞半晌,才缓缓摇头。

    这还真是巧到了极点。

    同样是燕国,同样是荆轲,同样是世上少有的英雄豪杰……

    林询又转过头来看向谢言:“你听说过他吗?”

    谢言也摇头。

    “真是孤陋寡闻。”林询摇头露出笑容,“荆轲自称燕狂生,乃是当世少有的豪杰。虽然不是修行者,但气魄与胆量都非同凡响……”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忽然像是想起什么一般,低着头从包裹里翻找,好一会才翻出一封丝毫褶皱都没有的书信,小心翼翼地递给车厢中的两人:“这便是我……这便是一位朋友写给他的诗,你们只消看一看,便知道他是何等人物。”

    陈修饶有兴趣的接过,那纸上的确写着一首诗,算不上多好,却的确有一番气魄:

    “三杯慨然诺,九两赤忱情。

    风卷千丈雪,且做行酒歌。

    岂敢一人饮?靡费珍馐多。

    仰天出门去,对日邀羲和。”

    无酒便饮三杯慷慨承诺,无肉便吃九两赤忱真情。

    风卷起千丈雪花,暂且用它作歌助长酒兴。

    岂敢独自一人饮?靡费了如此之多的珍馐。

    仰天出门而去,对日邀请羲和。

    羲和便是居住在太阳中的神祇,倒真是胆大包天,连传说中的神灵都敢消遣。

    摇了摇头,陈修还想说些什么,难以抵挡的困倦已是再度涌上心头。

    他打了个哈欠,将信交还给林询,口中道:“等到了燕国再将我叫醒,这一觉,我恐怕要睡上很久了。”

    林询犹豫了一下,忽然道:“我看那本功法上所写,修行者到了高深境界,便可以踏空飞行,一日行千里万里都不在话下,为何你要乘坐马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