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秦国使馆



    现在这个时候再乘坐轺车已经有些招摇了,所以卜和丁坐在一辆租来的篷车里,由车夫驾驶着慢悠悠的游荡在汴水大道上。

    汴水大道是宫城西边一条比较冷清的道路,行人一般都很少到这里来,盗贼是个例外,因为两旁都是富豪的住宅和别院。

    很多院子占地很大很宽敞却常年无人居住,和北边的的另外一处富豪聚集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卜和丁在一个路口下了车,打发车夫回去之后,又步行了一段距离确信无人跟随之后,才朝着一个小巷里的秦国使馆走去。

    很多年以前,秦国使馆原本和其他几国使馆一样坐落在宫城区,后来秦国欺负魏国太甚杀人太多,无数魏人前往秦使馆抗议顺便搞一些报复行动,导致宫城区经常陷入混乱。

    于是魏王请求秦国使馆搬到外城去,经过无数次扯皮和讨价还价,秦国使馆迁到了现在的位置,作为回报,面积比之前大了十倍。

    奈何抗议的魏人尾随而来,于是秦人拆了大门,往后退了十来丈再建了一个大门,两边砌上高高的围墙,又兴建了好几个瞭望楼兼作箭楼,最后使馆变成了一个凹字形状。

    魏人再来闹事的时候,先要担心两侧的箭楼是否会投掷不明物体,然后要穿过一个甬道才能到达大门,人多的时候甬道里挤都挤不开,于是闹事就变得不方便起来。

    再后来魏人也就懒得来了,因为秦国的主要敌人变成了赵国。

    丁留在外面警戒,卜独自走进了甬道,他望着两侧的箭楼,心想:“怎么搞得像个军营一样?”

    甬道的尽头是一扇金属包边的木门,大门紧闭着,两个身穿黑色铠甲的秦兵持枪喝道:“来者止步!”

    卜停了下来,用口音纯正的咸阳话说到:“我有急事要见使节大人,立刻通传!”

    两个秦兵对望了一眼,一个人走到侧门处敲了两下,一个人探出头来,和秦兵低声说了几句,把门关上了。

    秦兵走了回来,说道:“正在通传,请稍候。”

    等了没多久,侧门打开了,一位身穿铠甲佩戴长剑的尉官走了出来,问到:“谁要见使节大人?有何急事?”

    卜心想,秦人做事一丝不苟,流程也真多。他走了过去,低声说到:“公子府的!”

    尉官吃了一惊,再打量了一下卜,虽然心里迟疑公子府的人大老远跑魏国来做什么,但还是老老实实的前面带路了。

    ......

    卜跟在尉官身后,走过了五条幽暗阴森的走廊,穿过了三处规模宏大的院落,才来到了使节的会客厅。

    会客厅正中一人站得笔挺挺的想来便是使节大人了,在他身后还有两个人,一个人看起来像个商人而不似官员,另外一人却是一身戎装。

    卜暗想,这就是使馆三头领了吧,使节大人、行人署官员、秘兵署官员。

    尉官退出了会客厅,使节正色的问到:“你是谁?为何要见我?”

    卜也不废话,直接掏出了公子赐予的金箭令牌,高举在右手。三头领深吸一口气,随即半蹲行礼。

    卜说到:“奉公子之命前来办事,需要调集大梁的人手帮忙!”

    使节和行人署官员立刻答道:“大梁使节-行人署所属,悉听差遣!”

    秘兵署官员却结结巴巴的说到:“虽然秘兵署名义上也应该听从公子号令,但公子府从来也没有直接指派命令给我们的先例啊?”

    卜又举起左手,赫然便是蒙武增予汤的黑鹰令牌。

    秘兵署官员再次深吸了一口冷气,俯首拜道:“大梁秘兵署全员,听候上官差遣!”

    ......

    三人站起来走了过来,使节开始自我介绍:“在下廖壑,现任使节一职”,然后指着另两人说道“这位是行人署的周楚大人,这位是秘兵署的孟凡大人。”

    卜拿出一副周旋于王室贵胄的派头,朝三人点了点头,说到:“我们过来了一组人,我们队长现在有事来不了,我暂时也说不上需要各位如何相助。”

    看着三人迷惑的表情,卜说到:“我在咸阳的时候,就听说大梁使馆搞到了很多档案文献秘辛,我想先查阅一下魏国目前最有权势的一批人的资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