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敖堡联络处



    大梁城地处丰腴的平原,东西约十二里,南北约十里,一共有十二座城门,最出名的便是坐落在夷山之上的东门,亦称夷门。

    大梁是一个水陆大都会,北临黄河,南依汴水,再向南是逢泽,鸿沟从西面圃田泽引了过来,从大梁城北部沿东西向穿城而过,手工业作坊区便分布在鸿沟两岸。

    王公亲贵们居住在东南角的宫城里,宫城占地约为整个大梁城的三分之一。巨贾富豪们住在西城,小官小吏们则住东城,平民们要么居住在城北,要么居住在城南。

    城中工商云集,商铺林立,酒肆饭铺前幌旗舒展,到了夜里更是灯笼高挑,灯火招摇,吸引着列国名士纷纷前来定居开馆,文风昌盛,私学大起。

    按照训练营的行动指南,为了便于开展行动,必须得给一座城市所有的大街小巷命名或者编号。在仔细阅读过大梁的地图之后,丁半真半假的给出了大梁几条大路的代号。

    先从横方向来说,从西门直通夷门的东西向大道称为大梁路,大梁路北面鸿沟两岸的两条大道分别称为鸿沟北路和鸿沟南路,大梁路南面宫城区北面的大道称为宫城北路,再往南,宫城区左面的一条横路称为汴水路。

    再说纵的方向,宫城区西门出来的南北向大道称为安邑路,东门出来的南北向大道称为夷门路,而大梁最西边的一条南北向大道则命名为晋安路。

    ***

    四人乘坐的是一辆马拉大篷车,辛负责驭马驾车,汤坐在他身后负责警戒前方,丁和卜坐在车尾负责观察有无可疑人员跟踪。

    敖堡的联络处在城南,他们先沿着一条东西走向的大梁路往东走了许久,当路过大梁路和南北向的安邑路交汇口的时候,他们并没有直接转进那条南北向大道,而是继续往东走了一阵。确保没有被尾随之后,他们才调头往回走。

    再次回到交汇路口的时候,辛说到:“这是大梁最繁忙的一个路口,未来几日,我们说不定要来来回回经过它很多次。”

    汤嗯了一声,却没有接话。

    他们拐进了安邑路向南边继续前行,走了一阵之后离开了大路,开始在一些小路上穿行,他们有时故意兜了一个圈,有时又假装认错了路沿路返回。按在培训营时所学,这是一些基本的反跟踪技巧。直到确认了好几遍无人跟踪,他们才缓缓的向敖堡联络处驶去。

    “第一次来大梁,我这驾车水平不用装,看起来也像是常来的样子吧?”辛稍微有点放松下来。

    “嗯,看了几遍地图就能有这水平,算不错了。”汤点点头。

    车尾的丁指着远方说到:“这南城是平民区,房子都矮小破败,为何那个地方看起来有一片深宅大院似的?而且地图上不曾有标注的。”

    汤极目望了过去,只见平地里突兀的起了数栋高楼,太远了看不真切,但却可以感受到其威严的气势,斑斓的色彩,仿佛和西南面的王宫区遥相呼应一样。

    “好去处啊,不知道是哪位显贵的府邸?为何不建在宫城区,而是跑到平民区显摆来了?”

    联络处所在的小街上有一些店铺,大多数都关了门,开门营业的寥寥无几,街上也没什么行人,偶尔有一两位老人和小孩出没。

    丁奇道:“这是怎么回事啊,不是说这条街挺繁华的吗?不会出了什么事了吧?”

    汤想了一下,说:“你们不要停车,在这附近兜圈,我进去看看。”

    联络处有三个铺面,左边一个是铁匠铺,居中的是一个药店,右边是一个杂货铺,这一天只有杂货铺是开着门的。

    汤走进了进去,迅速扫描着这个杂货铺,宽十来尺,深二十来尺,高一丈,店铺不大,居中靠边各摆放这几个货架,两个伙计百无聊赖的坐在门口,见了来客也不起身招呼,往里看去,似乎有一个柜台,黑洞洞的看不清楚。

    汤又看了看货品,都是一些山里常见城里却不常见的,比如笋干蘑菇野菜,还有很多腌肉制品,比如野猪麋鹿,一个高一点的货架上还摆放这些野味的附属物品,比如山鸡羽毛、麋鹿的角、野猪的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