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陶朱联号



    敖堡的后街西段有一小截商号街,密布着敖堡仅存的二十多来家商铺。

    但这绝不是敖堡巅峰时的样子,曾几何时,敖堡有上百家商铺,生意远至咸阳、邯郸、大梁、临沂、寿春、洛阳、新郑甚至燕京。

    如今,商号街也不是谁都可以进出的了,商铺想做生意,但更怕流民过来滋事。

    所以,商号街的入口有好几队众商号组成的联合巡逻队,只有他们认定过的客人才能进入商号街,挑选自己想买的货物。

    汤等人离开荥阳大营之后,一路上都是穿着平民的服饰,在遭遇兄弟会的茶楼里也是如此,如今想要进入商号街,不知道平民服饰是否会被放行,但一时之间也没法搞到华丽的服装了,所以四人只好继续之前的装扮前去碰碰运气。

    果不其然,穿着平民服饰的人都被联合巡逻队拒之门外,不过四人朴素的衣着下面可是藏着真金白银的,当汤低调的掏出一把刀币表示自己是有购买能力的时候,巡逻队频频道歉,然后把四人请了进去。

    商号街实在是太冷清了,就算没有逃离的二十多家商号,也不是全都开门营业。

    四人扮作随便逛逛的样子,在其他几家商铺里浪费了不少时间,什么东西都没买,脸上写满了大失所望的表情,然后才朝着真正的目的地走去。

    令他们惊奇的是,陶家商号和朱家商号并不是两个商号,而是一个联合商号。

    商号门店占地极大,宽十丈,深五丈,几乎是之前逛过的几家商铺面积之和。进入商铺,各种货物按品类分了区,有布制区、卜制区、绢丝区、陶器区、漆器区、铁器区,还有米面区、食盐茶叶区、敖堡特产干货区、野味区等等不一而足。

    陪同的青年管事见四人虽然赞赏有加,却无意出手购买,于是说到:“四位客人,可是对本店的货品不太满意?本店后院还有各种金银玉质首饰,雕饰精美,全都是大师级出品。”

    “敖山也产玉石吗?”丁奇道。

    “敖山本地的玉石太过粗糙,做成器物实在失礼人前。本店的玉器和金器来自各国都城的大商号,品质绝对可以令人放心。”管事一脸自豪的说到。

    “贵店已经在各国都城都开有商号了吗?如此商界新贵,为何声名不彰呢?”卜问到。

    “本店还在起步阶段,与闻名天下的秦国巴家、魏国白家、楚国漪家,想必还相差甚远。”管事答道。

    “贵店志存高远,令人佩服。”卜听到管事张口就是天下最大的几家富豪,想来陶朱联号的目标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可以和以上几家富可敌国的巨贾相提并论吧。

    “贵店可是陶朱公后裔?还有,陶朱公是不是真的带走了西施?”辛突然燃起了熊熊的八卦心火。

    陶朱公范蠡,楚国宛地人,帮助越王勾践兴越国,灭吴国,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后定居于宋国陶丘,自号“陶朱公”。也有人传说范蠡退隐后,携西施一起泛舟五湖。

    ”这个...”管事尴尬的回答道:“这完全是一个巧合,本店是由晋阳陶家和荥阳朱家联合经营的,所以才称作陶朱联号。”

    “是吗?”辛失望的说到。

    “据在下听到的消息,陶朱公家族已经很多年来隐世不出了,本店使用这个名号算是有点取巧吧。”

    汤四周观察了一下店内的情况,只见又来了两位客人,不过他们在门口附近的货架上看了一下便离开了。四下里无旁人打搅,于是汤开口说到:“给你家掌柜传个话,荥阳故人来访。”

    “什么?”管事一脸迷惑。

    “不要问,传话便是。”汤平静的说到。

    管事狐疑的望了望四人,见四人都不再说话,于是说到:“好吧,各位稍候。”,又叫来一个小厮把四人领到后院的一间休息室好好伺候着。

    就在四人等得不耐烦的时候,十几名侍卫鱼贯而入,接着管事领着一位五十多岁的老者走了进来。

    “不知各位找老夫有何事指教呢?老夫曾经生活在韩王治下的荥阳,秦人占领之时,老夫便与所有留下来投靠秦人的亲朋好友割袍断义,再没有任何故人!”掌柜躲在侍卫身后问到,毫不客气的说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