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姐告



    姐告位于云南瑞丽市南约四公里,总面积只有两平方公里左右,东、南、北三面都和缅甸的国家级口岸城市——木姐镇相连。

    “姐告”是一个听起来有些奇特的地名。傣族语中“姐”是城的意思;“告”是旧的意思。姐告,就是“旧城”。这个地方之所以闻名遐迩,完全是因为翡翠珠宝。

    姐告的翡翠市场上每天都是人头攒动,气氛热烈。别说是亲自开赌翡翠原石,即使只是站在油切机旁看着别人赌石、解石,那都是一件十分过瘾的事情。

    翡翠赌石是风险很高的事情,但也是一夜暴富的捷径。所以,虽然总有人因此而血本无归、甚至倾家荡产,但是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又一直不乏前仆后继者,不断上演着一步登天和一下子堕入地狱的传奇故事。

    辛扬手里的钱少得可怜,所以只能先去看一些比较劣质的、未开窗的原石。

    很多人都以为翡翠赌石全凭运气或者是靠一些原石甄别的技巧就能以一博万,赢到上千万甚至上亿元。

    实际上原石从缅甸矿区的各个不同场口一出来,就已经被场主所雇佣的经验丰富的行家里手仔细挑拣筛选了一遍。

    基本上只有挑选出的精品翡翠原石才有可能开出质地很好的翡翠,这些精品原石被称为“选料”、“赌石”。而这些精品原石却都价值不菲,往往动辄要十来万、甚至上千万元。

    而最下等的翡翠原石虽然很便宜,但是石料差,其中绝大部分都不会切出值得用来做珠宝首饰的翡翠,可以说是毫无价值的。如果想从这类便宜的原石里切出玻璃种、高冰种的帝王绿来,那几乎可以说是痴人说梦了。

    这些原石流向市场后,自然身价也不尽相同。还有一些奸商会对原石的外皮进行造假,在普通的便宜原石上作出蟒带、松花等易出高品质翡翠的原石特征。

    更有甚者,把从精品原石上切下的外皮再粘在劣等原石上,以迷惑买家。更何况还有与翡翠接近的石英岩和俗称“水沫子”的玉石……

    总之,这里面一是水深;二是高手云集,层层过筛,如果想以小博大,买便宜的原石切出大涨的翡翠,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些新手往往根据书本上的知识去分析翡翠原石的皮壳来判断优劣,偏偏又贪图小便宜,结果不免上当受骗,俗称:“吃药”。

    在姐告这个地方,确实有人会用几十万、上百万博到价值上千万、上亿的翡翠。但是花费几十万、上百万元只开出了价值十几万甚至几万块钱的翡翠的,也大有人在。所谓:一刀穷,一刀富,一刀穿麻布。

    而那些真正敢于一掷千金来赌石的人,其实大多数也都是富商巨贾、太子、公子……乃至持有来路不明的大笔金钱之人。

    这些人,即使几十万上百万切垮了,虽然也会拍大腿、皱眉头,但是不至于伤筋动骨、损了元气。有道是:力微莫负重。有多大的能力,玩多大的局儿。真要是卖房子卖地,拿着全部身家性命来一搏的赌石客,那几乎是不存在的,毕竟这风险大得没边儿了。

    曾经有一个港商来这里买了块儿价值一千一百万的精品翡翠原石,切垮了。切出来的翡翠估摸着也就只值个一百来万,相当于投入资金的十分之一。

    但是毕竟一百万也不是个小数目了,在当时也够在二线城市买套房子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可是足以改变自己生活轨迹的一大笔钱了。可那个港商居然拂袖而去,把这百十来万的翡翠弃之不顾了。

    能有此非凡的气魄,自然也是背后有非凡的实力撑着。这样级别的赌石客毕竟也是凤毛麟角,所以这样的事情才会被人们广为流传,以致成为了传奇故事。

    而绝大多数的人还都只是买几千块钱、万把块钱的石头来赌。赌赢了,或者转手卖掉,或者自己请雕工把翡翠加工成首饰自己佩戴、送礼;赌输了,也就只当做麻将桌上运气背,在牌桌上大输了一回而已。家里没矿的,还是少败家为妙啊!

    辛扬手里可以动用的资金着实少得可怜,要依靠自己的透视能力以小博大,就只能先在赌性特别大的、价格也特别便宜的公斤料里探寻。即便辛扬能百分百确定一些精品原石是会大涨的料子,但是那原石也价值不菲,他的钱是远远不够入手这样的精品原石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