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反对-第2/2页



李来亨这才发现,科举改革的难度,居然比均田免赋的难度还大。

毕竟均田改革,叛乱闹事者,大部分都是劣绅恶霸。

而反对科举改革的人里,有很多都是李来亨自己过去都很激赏的官员,也有许多人是完全不在乎功名利禄,甚至连性命家产都不在乎的真正耿直之士。

他们是发自真心的认为:一旦实行科举改革,则天下必乱,社稷必亡。

他们是为了维护李家天下,才不惜血溅宫阙,也要阻止这场祸国的乱政。

改革阻力如此之大,就算是一贯专断自为的李来亨也不得不让步了。

天法十二年五月,李来亨下诏亲自向朝臣解释,朝廷从未密议过所谓科举改革的事情,此事完全是荒谬至极的市井流言而已。

对于此前因直言进谏而获罪的大臣们,一概恩赦;对于犯阙的当科士人,同样恩赦。

本来应该在今年二月份举办的会试,此前由于流言被暂时中止,现在也在六月份重新举办恩试。

看起来群臣获得了重大胜利,但李来亨也咬紧了牙关,不仅将大量重臣的名字默默记在心中,从此将他们打入另册,于此后数年间缓缓将这批人贬官的贬官、致仕的致仕、流放的流放、处斩的处斩。

李来亨还转变了改革方式,他不再直接对天下读书人看得极为紧要的科举动手。

而是慢慢提高了乡官学校毕业生的地位,天法十三年春,皇帝诏令各地效仿陕西新政,开办农政学校,并让农政学校的毕业生获得和乡官学校毕业生一样可以直接担任基层官吏的机会。

不久,天法十四年五月,皇帝又诏令各地开办矿政传习所。

由于这些机构都有陕西新政的成果在前,毕业生大多也只能做九品下的基层官僚,甚至是些不入品级的下流胥吏,所以并没有朝臣在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