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救鲜-第2/2页



天子这句话一说,大家算是明白了方太师提出安南之事的缘由了……

看来陛下不是想伐辽救鲜,而是想伐辽吞鲜了……

“朕有些想法,想和诸位大臣们谈一谈、说一说……燕京,天下之首,而辽东在其侧。前明以天下之强,数十年时间却不能制服辽东。

这都说明了将来我朝如若不能妥善经略,辽东又将成为亡国之源。

辽东的左右两翼,一翼为蒙古,一翼为朝鲜。蒙古去年已有刘师傅出塞搜套,进行打击,但这毕竟只是治标不治本,不能为我朝子孙后代万世之基,将来如何永久根除蒙古之患,朕另有方略。

唯独此朝鲜一翼,今东虏再度兴兵盘踞其地,已说明了要害。

朝鲜是小国,朕听闻其国多山地,民力贫瘠,兵不善战,却占据辽东腹里要津地方。假使将来又有虏、贼据辽东而兴乱,则以朝鲜的微薄国力,即便为我藩属附庸,肯定也无法兴兵捣其腹里。

如此,唯有我国亲自占据朝鲜,将它郡县之,入我版图,励精图治,礼义教化,才能以此钳制辽东。”

李来亨的话说得已经十分清楚了,图穷匕见,现在朝鲜虽然不幸遭遇了巨大的灾厄。但李来亨完全没有兴兵为其复国的打算,而是打定主意,效仿朱棣灭安南的做法,趁此机会,假途灭虢也好,表里比兴也好,都要将朝鲜彻底并入中国版图,恢复汉之四郡。

所以他才不急着出兵救援朝鲜,而有坐视满洲人在朝鲜大肆杀戮两班的意思。

“朕听闻代善在汉城虏获朝鲜国君以后,即将清国首都从沈阳迁到了汉城,并改汉城为南京。

朝鲜本国的八道两班贵族,闻讯以后,都大起义兵,四面截击清军兵马,还屡屡遣使来华求援。

刚刚年节时,就有旅鲜华商回国,向龙衣卫禀报,说清军在平壤坑杀了朝鲜两班数千人。朝鲜一国衣冠之士,正在满洲人扫荡一空。”

===

推荐票请投给宇文的新书《蒸汽后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