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闯孽-第2/2页



  白洋淀已经完全结了冰,和一年前的景况比起来,这一年的冬天气温反而有了些许的回升。

  多尔衮早就习惯了关外的苦寒,怎么会担心北京的天气?他忧虑的是,如果这回升的气温继续升高,那么留给清军突破黄河天险的窗口时间,就将会越来越少了。

  摄政王问投降清朝的明廷重臣冯铨:“江南有音讯了吗?”

  很早以前,南都政权就有遣使到北京联络清廷。但是后来南都政权发生了三镇进京的内战,三镇虽然成功拥立了福王称帝,但亲近大顺,以李建泰、苏观生为首的另一派拥唐、拥鲁势力,兵力也不弱。

  在江南地方根基深厚的东林一党,同样有可能重新竖起拥潞大旗。

  冯铨因此建议清廷从此处下手,通过外交上对弘光政权的强力支持,吸引南明倒向联清制顺的方向。

  这一战略对于弘光政权来说,首先是外交上获得清廷的认同,依旧很有价值——毕竟崇祯太子还在北廷手上作为傀儡;

  其次,则是因为大顺控制着湖广和山东,从两个角度包围江南,对弘光政权形成居高临下之势。以远交近攻的地缘利害关系来看,南明的确是采用联清制顺的方针,显得较为有策略性。

  冯铨已经剃发,这个阉党余孽中首屈一指的明朝降臣,跪倒在多尔衮的面前上奏说:

  “回禀摄政王,江南兵皆羸弱不堪,将又皆胆怯之徒。唯独高谦一旅,驻足淮安,又北伐克定闯孽之议。”

  多尔衮挥挥手,自言自语道:“至多到三月,黄河冰融,我朝大兵南征就会受到黄河天堑的限制……到时候有用得到这些人的时候!”

  多尔衮另外还给吴三桂送去了不少文书告示,他是希望吴三桂能够策动西明张献忠政权,诱使西明军出川侧击湖广,对大顺进行拦腰斩断的致命一击。

  清军的大军,留在北京附近的全都是满洲八旗中最为精锐的部分。这些彩甲精骑左右飞驰游曳,大军往来,人流不息,不管是降清的明朝诸臣,还是清廷的宗室权贵们,所有人都等候在山脚下,等候着多尔衮最后的发号施令。

  待数十门的礼炮全部轰隆作响一遍以后,多尔衮遥祭盛京方向的堂子,将佩刀抽出了刀鞘:

  “南征!”

  “大清南征闯孽!”

  余下的八旗精兵也全都跟随着多尔衮呐喊了起来:“南征闯孽!”

  此情此景,在皇太极的阴影下潜伏蜷缩了半生的多尔衮,终于感到了大张手脚的快意。

  不仅是大清的社稷,这天下的江山,多尔衮亦有意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