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2/2页



  陕州本有广济渠,隋朝时便由苏威开凿,初名为利人渠,后来唐代的长孙操引水入城,方有广济渠之名。

  不过广济渠到了明末,早已淤塞严重。裴守约召集这些地方搢绅首领到州城来,就是为了商议疏浚广济渠的事情。

  不过裴守约没有打算征求这些搢绅的意见,他自己到陕州以后,早已找了不少老百姓了解情况,做好了全盘计划。

  裴守约通过对州人的明察暗访,直接就将工程所需要的工作量和花费,写成一本比较详细的小册子,公之于众。

  小册子里还标明了整个工程的用时,具体要在什么时节开工,如何解决渠身崩塌的问题,要怎么样在河渠附近栽草植树保护河渠等等非常具体的内容。

  王鑨为裴守约卓越的实干才华所惊艳,忍不住叫嚷道:

  “安民复农,治世之才,舍斯人而复谁!”

  不少搢绅传阅了工程小册子以后,也感到这一计划的可行性极高。但他们又担心清军在黄河以北虎视眈眈,本地正逢秋收时节,大顺真的有余力在这时候开始工程吗?

  对此,裴守约又是自信满满请出另外一人。

  李玮群看到这位熟人后很吃了一惊:“易道三先生?”

  易道三是湖广有名的文人之一,他的堂兄弟易道暹更是海内知名的文章之士。易道暹很早就在白旺麾下任职,如今白旺已经封侯,又担任户政府尚书和营田院总裁这样的重要官职,易道暹便在营田院中充任主事。

  至于易道三,他因为犯过一些默许湖北搢绅反对李来亨的错误,自知在大顺军中没有仕途可言,便跟着老朋友、湖北首富耿应衢经商。他重点经营建材买卖,陈荩在湖广大兴水利的时候,易道三便由老友耿应衢推荐,帮忙承担了不少工程的管理和施工。

  李玮群惊讶地问道:“易先生竟然没有做官了吗!”

  的确,按照此时时人的观念来看,就算仕途再怎么艰难,官员的社会地位也要远远超过商人。何况易道三又是著名文人,他跑去经商,简直等于是自甘堕落。

  易道三为此苦笑道:

  “晋王为人雷厉风行,我朝官场与明朝有极大不同,清廉肃正异常……这动不动就杀头的,谁人敢于贪墨?

  而自打白公推行营田新法以后,所谓耕读传家的古训眼看是不行了。田愈多,反愈不能以田利为生。

  我家中人丁如此多,既然不敢保证自己清廉,不敢冒着杀头的风险去做官,经营田产又不足以养家糊口,就只好跟着耿掌柜做买卖啦。”

  李玮群拍掌笑道:“原来如此,这倒是被晋王殿下所为难嘞。”

  易道三赶紧说:“不敢!不敢!万万不敢。李将军休要害我。”

  王鑨看着眼前的这一切景象,心中对晋王李来亨、对大顺政权的好奇心,自然是越来越强。

  他突然想到一句话:

  这,就是新朝雅政吗?

  的确是和前朝有极大的不同之处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