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2/2页





    左镇缺粮,对闯军来说应该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可是左军缺粮,却和李来亨的承天决战思路有很大冲突。

    最显而易见的一点就是,在粮食的压力下,左良玉很可能顾不上去救援承天府,反而很大可能会利用闯军离开随州根据地的机会,前往随州掠夺李来亨的积粟。

    这可是相当致命的问题。

    不过看出这点的并不只有顾君恩一人,像方以仁和郭君镇,甚至心思缜密又负责屯田工作的白旺,也都有所察觉。只是他们的动作都没有顾君恩来得快,顾君恩是只要有机会见到李来亨,根本不顾是什么时机和场合,直接就夹带私货,把自己的策略呈递了上去。

    顾君恩也是在冒险,他不过一个提点学政,哪有权力如此深入地参与到闯军核心决策之中呢?更何况顾君恩自己知道,他掌握的情报讯息,全都是靠平日观察调查得到的,可李来亨会相信这种说辞吗?

    要是怀疑窃探闯军军机机密,他就是自取灭亡。

    好在李来亨也不是循规蹈矩之辈,他看了顾君恩呈递的条陈意见后,马上醒悟,让张皮绠将顾君恩叫来,着手修改闯军的用兵方略。

    只是顾君恩狂悖自负的性格,自然会让掌握军机机要的方以仁和自负李来亨唯一指定用兵专家的郭君镇,深为不满。

    只是于李来亨而言,这些便都是小事,属官、部将间的矛盾、冲突,只要不到影响大局的地步,对他来说,反倒是乐于见到的。

    顾君恩的意见,除了指明左良玉在缺粮的情况下,极有可能铤而走险,不顾承天府的危急,径直以大兵到随州抢粮以外,又强调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调整兵力,寻机予以左镇以重创。

    他提出的计划是表面上,依旧以主力进攻承天府,放空随州,吸引左良玉率领左军主力前出到随州附近作战。而李来亨便可以充分发挥主场作战的优势,在随州集结主力设防、阻滞左军,等待高一功和郭君镇的偏师自大洪山北上,切断左军后路。

    这一计划的重点在于,李来亨成功安抚张献忠、协调革左五营的信息,尚不为左良玉所知。左良玉现在还以为李来亨手中只有约二万兵力,可实际上李来亨和革左五营一同作战,兵力已经膨胀到近四万之多,相对左镇已经具备了可以实施歼灭的兵力优势。

    但是这条情报,过一段时间,肯定会为左良玉所知。也因此,李来亨必须在短期内,尽快利用信息差的优势,展开和左良玉的决战。

    如此,则必须由高一功和郭君镇主动率军出击承天府,由闯军自己来把握战役发展的主动权,使得整个战役行动的规划形成闭环。

    顾君恩的谋划相当完善,但这项“剿左”方略的要点有二:其一是李来亨必须能够顺利协调革左五营助战,其二是必须赶在左良玉获得更多情报以前开战。

    这中间如果出现什么纰漏,都可能导致李来亨经营最成功、基础最扎实的基地随州,遭到重大的破坏和损失。

    ============

    《续补顺史稿?顾君恩列传》

    ……先是,世祖在德安为湖广节度使,君恩与徵等六人上开科举书,盖皆乃心社稷,而未审事权所在。世祖得书,掷于地,曰:是儿欲陷我于不义乎?乃斥君恩等以悖逆之罪。然世祖怜其才,悯其心,遂以君恩提点学政。颇见效,世祖悦之……

    《大顺皇室基金会出版社版历史教科书:在续补顺史稿?顾君恩列传中曾提到,世祖对于顾君恩的僭越建议,回答了“是儿欲陷我于不义乎?”的名言,请根据这一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三国演义》中“操观毕大笑,出示群臣曰:‘是儿欲使吾炉火上耶!’”,与材料中顺世祖的名言有何本质区别?

    顺世祖的名言隐含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为了发扬这种精神,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明末不求生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明末不求生》,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