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西辽河剧变-第2/3页



  嘴上却说:“回禀珲台吉,小的……岂敢乱言”

  “直说无妨,我等蒙古男儿,向来是直爽果敢,有什么说什么”

  “珲台吉,那小的就直说了,如今这形势,只有一条路了”

  “说”

  “投靠瀚海国”

  “……”

  亲卫说完此话不禁有些后悔,如今王爷帐下还有五千壮丁,怎么来说也是一股强大的势力,何况还有大量的孩童,不出五年又是一个强大的部落。

  因此,他不禁有些忐忑,预备着奥巴的狂风暴雨。

  没想到他没有等来狂风暴雨,而是无尽的沉默。

  “唉……”

  这次奥巴长叹一声站了起来,还亲自将他扶了起来。

  “就依你的。我也仔细琢磨过来,这尼堪日渐势大已经不可阻挡了,何况看这几年的情形,各部落在他的手下过的还算不错”

  “别的不说,以前各部落虽然号称几千帐、几万帐,实际上还是各过各的,一旦遭了雪灾、旱灾,也都是大难临头各自飞,在尼堪的手下,听说还有专门储存干草的衙门,一年更换一次,更兼盐水不缺,去年察哈尔也跟我们一样天寒地冻,滴雨没下,人家的牲畜却没饿死、渴死多少”

  “我们呢,却只能干熬……,好了,你负责去联络,就说我奥巴愿意追随阿斯兰大汗,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

  就在奥巴长吁短叹之时,在他的南边,紧靠着长城所在,后世建昌县地方,同样一座简陋的城池里,一个年约五十岁的老头也正在与几人说话。

  一共有四人,三人都是蒙古服饰打扮,其中两人已经成年,一人身形已成,面相却很稚嫩。

  尚有一人,赫然是刚刚从尼堪那里出来的陈启新。

  库呼辙尔战役,陈启新全程都跟在尼堪身边,亲眼目睹了发生在草原上的又一次大战,特别是见到了尼堪的板甲骑兵以及满清的巴雅喇骑兵后,他尚存的一点雄心也消磨的干干净净。

  “论甲胄、战力,他们要是放到中原,都能以一敌三,真是勇士啊”

  原本他还自恃勇武,认为都是朝廷诸公昏聩腐败,以至于上下既不能足食,也不能足兵,最终致使战力一落千丈。

  但全程“观摩”了库呼辙尔之战后,他的想法又变了,“就算能足食足兵,我等汉人在战力上还是要差不少啊,可能最精锐的能与他们相差仿佛,不过想要一下聚拢如此多都颇有战力的骑兵完全做不到,也就是九边的精锐夜不收略有些像,就算各大将领的家丁比不上”

  关键是,原本中原与草原各部抗衡,拼的就是充足的人力、精良的武器、装备,如今看来,就算在这一节也落了下乘。

  “这如何是好?”

  于是,他不顾尼堪的挽留,执意要回北京——他想着,这么重要的情报,就算自己再一次进到大狱,也必须要向皇上禀告。

  尼堪也没有勉强他,放任他离开了。

  半途,陈启新很快知道了西拉木伦河北边的科尔沁右翼,也就是大明嘴里的“孩儿趁”的一半投了尼堪!

  得知此消息后,他一颗归心更加急迫了,不过在途径刚刚败了一阵的喀喇沁部落时他突然心里一动。

  屋子里那老头自然就是满清新近封赐的“和硕忠亲王”、手里还有朵颜三卫都指挥使关防的苏布地了。

  那年约三十岁的汉子是他的长子固鲁思奇布,如今掌管着喀喇沁右翼,受封多罗贝勒;

  最小的是他的幼子,今年十五岁的色棱,跟着苏布地住在一起。

  居中的是他的次子万丹伟征,今年二十岁,掌管着喀喇沁左翼。

  陈启新拜见苏布地时,打出了“大明督察院吏科给事中”的旗号,如今苏布地虽然地位超然,哪一方都要拉拢他,不过新败之后,对于“大明来的使节”还是给了几分面子。

  以往虎墩兔还在的时候,大明除了拉拢他,另一个拉拢的对象便是这喀喇沁诸部了,其中手里攥着大明御赐的“朵颜三卫都指挥使”的苏布地更是重中之重。

  敖汉、奈曼、科尔沁右翼相继投降,岳托大败,满珠习礼战死,加上自己在三座塔的惨败,苏布地如今是愁容满面,不过他还是向陈启新细细打听了来龙去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