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援救(二)天津卫-第2/3页





    “大人”,他是一个藏不住话的人,“听说建奴有四五万人马,我等加起来只有不到三万,在沧州到天津地界,依托大运河、卫河、大海这狭窄地带困住建奴自然是好,不过彼等战力强横,俗话说困兽犹斗,何况是……”

    “不然”,没想到此时站出来的不是巢丕昌,更不是孙传庭,而是那年纪轻轻、比尼堪还要小两岁的吴三桂,上次在登州时,尼堪只见到了他的父亲吴襄,并没有见到此人,如今总算见到了。

    此人身材高大健壮,偏偏又生的俊秀,不过一双不时露出精光的三角眼显示出了他那桀骜的一面。

    “侯爷”,吴三桂向尼堪拱了拱手,“依照我等山海关军将的情报,建奴军力最强者莫过于其两黄旗的巴牙喇,可此次前来山东肆掠的并没有见到这两旗,多为两红旗、两蓝旗、两白旗,何况按照巢总镇的情报,其中更有一万汉军旗、一万鞑奴骑兵”

    “汉军旗领兵者是谁?”,尼堪尼堪不经意地问了一句,吴三桂瞠目结舌,只得将目光投向巢丕昌。

    “呵呵”,巢丕昌汕笑了一下,“打着‘张’字旗,具体不知晓是谁”

    “哦?那这汉军旗是骑兵还是步军?”

    “这……,应该多为骑军”

    尼堪心下了然,他不禁冷笑一声,“以本候来看,这一万汉军旗多半便是在大凌河降了建奴的张存仁,张大将军了,他手下可是一万货真价实的的关宁铁骑啊”

    接着不理眼里冒着怒火的吴三桂继续说道:“蒙古骑兵多半是朵颜,或者是科尔沁左翼,这两部并没有受到本汗的打击,出动的应该也是精锐,也不易对付”

    “咳咳”,孙传庭心里奇怪,以往尼堪屡次与建奴交战都是大获全胜,今儿个为何踌躇不前起来,他干咳了两声,“秀荣,本官如此布置并非要将建奴一网打尽,不过眼看着彼等大摇大摆押着几十里长的俘虏、车辆队伍北上,我等还不奋起一搏,今后有何面目面见皇上,面见父老?”

    尼堪心里还是有一些不安,不过一见诸将都是信心满满,也不知他们的信心从何而来,便将目光投向黄得功。

    “黄将军,您与建奴交过手,对他们的战力有何看法?”

    刚才在一众武将中,就属他有些心不在焉,见到宁北候问话,便打起精神说道:“末将的意思与侯爷差不多,建奴的战力确实厉害,上次一战,末将与周将军都是家丁尽出,不过也没能阻挡他们哪怕两刻的时候,如今一想起来还是有些后怕,幸亏我等骑军撤得快,否则就被他们包圆了”

    “咳咳”,此时孙传庭又轻咳了一声,黄得功见状便又笑道:“话又说回来,放眼天下,若是还有谁能与建奴作战不居下风,舍阿斯兰大汗还有谁?”

    一时,众人纷纷将各种马屁奉上,似乎有了他尼堪这五千人马就大有希望一战而胜之,尼堪还想多说几句,又想到大敌当前,也不好挫了各位的锐气,只得将话咽到肚子里去了。

    他看向王朴,历史上这位有名的逃跑将军,他如今孤军处在静海县,可是这次孙传费尽心思筹划的关键所在。

    “王将军可有信心守住三日?”

    “哈哈哈”,王朴一下站了起来,拍着胸脯大声说道,“别说三日,就是五日也能做到!”

    尼堪目瞪口呆,不过终究还是忍住了。

    晚上,等孙传庭盛大的宴席完毕之后,尼堪找上了他。

    此时孙传庭已经面带微醺,见了尼堪反而冷哼一声,“好你个孙秀荣,你在右玉干的好事!”

    尼堪心里一凛,“难道替换麻锋的事已经被他察觉了?”

    面上却不动声色,“叔父说的什么话,小侄不明白”

    “罢了”,孙传庭一摆手,“在我面前还不说实话,告诉你吧,我从大同前来之前便发现了端倪,屡次召见麻锋前来大同却都被他以重病缠身推脱过去,最后还是派了自己的亲信过去明察暗访才得知事情的缘由,不过此时你的人已经退到了青城,右玉千户所竟然是一个空荡荡的关城!”

    “若不是你的人这几年在右玉千户所还算安分守己,除了吸纳流民出关屯垦,并无其它过分的举措,我一定上奏参你一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