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关税-第2/3页





    从大明过来的淞沪一带的商人、从鸡笼过来的西班牙人、从澳门过来的葡萄牙人、从巴达维亚过来的荷兰人、从全罗道、庆尚道过来的朝鲜商人、从对马岛过来的日本商人,都云集于此。



    从大明、南洋过来的商人多半是五六月份南风正盛的时候过来的,这几个月组织货物后就等着北风大起后再南下,不过如今朝鲜的、日本的商人都没走,他们都接到了一个通知。



    阿斯兰大汗要来了,还要跟他们商议重大的事情。



    尼堪心里也很忐忑。



    济州“自由港”施行已经两年了,这两年他除了在码头上建造了一些吃喝玩乐的设施、租赁商馆来赚钱以外,对于关税并没有收取,如今万商云集,泊位愈发有些紧张了,二期防波堤和码头眼看要提上议事日程了,这收取关税的想法便愈发强烈了。



    尼堪的船队抵达后,将防波堤后面的码头塞得满满的,已经完全没有空位了,还是孙佳绩让一部分军船开往南济州的港口,才多少缓解了一下紧张的局面。



    济州府,府尹衙门。



    尼堪、孙秀林、李延庚、南楚、孙佳绩等人济济一堂。



    “……”



    “倭人船只三十艘,每艘货物价值在五万两左右,总计一百五十万两”



    “西夷船只总计十艘,红毛夷、佛朗机各五艘,每艘货物价值在十万两左右,总计一百万两”



    “朝鲜船只二十艘,每艘货物价值三万两左右,总计六十万两”



    “大明船只四十艘,每艘货物价值五万两左右,总计两百万两”



    “货物交易总值在五百万两左右”



    “我方今年在此地出售貂皮一万张,共收取白银十万两,其它各类皮子总共五万余张,差不多也是十万两,各类铁器约莫十船,总价在二十万两左右”



    “我方提供的商馆、泊位租金一年也在五万两左右,吃喝妓馆等收入在十万两左右”



    “抛去收购价格、成本,我方今年贸易所得应该在三十万两左右”



    “三十万”



    众人一听眼睛都瞪得大大的,不过尼堪却皱起了眉头。



    随着瀚海国的摊子越铺越大,这日常的开销也越来越大,随着部分人薪饷的到位,他以前靠劫掠、抢夺得来的金银库存也越发紧张了。



    如今他的麾下有资格拿除了食盐粮食布匹以外薪饷的人数已经非常多了。



    目前尼堪麾下的文官、军卒将官、工匠加起来快接近十万人了,有资格每月拿取银两的人约莫一成,这便是一万人,按照每人平均五两一个月计算,那便是五万两!



    五万两,一年便是六十万两,尼堪虽有些家当,也经不起这么大的耗费。



    当然了,你可以光发放一些粮食、食盐、布匹等物,不过人都是有追求的,如今瀚海国麾下各大城池都有商铺,手头有钱了自然会拿银子去改善、提高生活质量,否则拼死拼活地获取更高的位置又有何用?



    这个时代,同他们讲什么“追求”、“事业心”半点用也没有。



    故此,光靠食盐和米粮是不行的。



    “货物都有登记吗?”



    “有,船只进出港口都有引导船,按照您的吩咐,货物、人员都要一一登记造册”



    “他们交易的价格清不清楚?”



    “大致清楚”



    “好,本汗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了,就从今年开始收取关税,此次我从户部带来了几名人员,再从济州府抽调一部分人,就在这商馆区设置海关”



    众人眼睛都是大亮,收取厘金的事情这些人早就想干了,不过尼堪一直说时机不成熟再等等,终于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了。



    “你等看收取多少合适?”



    “最少得一成”,孙秀林说道。



    “两成”,孙佳绩腆着大脸说道,眼里隐隐有些兴奋,似乎想到了以前在毛大帅下面拦截往来朝鲜的船只收税的情形。



    接下来有说一成的,也有说两成的,不一而足。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