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忐忑的戚继光-第2/2页



  公元1457年,八寨起义军万余人分攻武缘,直逼南宁。

  公元1470年至公元1472年,僮族黄公刚等领导起义军千余人,转战至忻城、上林、宾州、永淳等地,被总督两广军务右都御使韩雍督兵镇压。

  大约在公元1527年前后,起义军发展至数万人,并建立政权,与大藤峡起义军相呼应,八寨附近千里之内几乎都被起义军所控制。

  公元1528年,提督两广军务的王守仁督六千官兵攻取八寨,屠杀起义军四千余人。公元1554年、1555年,八寨起义军曾两次夜袭南宁城,杀死了多名官吏,运走大量库银财物。

  公元1578年至1579年,八寨义军又发展到七万人,时任两广总督的刘尧诲调集十万官兵和士兵对起义军进行了历时一百多天的疯狂围剿,杀掉起义军九千余人,俘获六千七百余人。

  至此,八寨较大规模的起义才算被平息下来,但仍有残余势力。

  而与八寨起义军相呼应的是以瑶族为主的大藤峡起义。

  明朝曾三次派兵征讨平定叛乱,分别是成化元年的右佥都御史韩雍、嘉靖七年的新建伯兵部尚书王守仁、和嘉靖十八年的兵部侍郎蔡经。

  虽然三次围剿都是以明王朝胜利而告终,但大藤峡起义军如同八寨起义军一样,并未部歼灭,都有残余势力仍在活动,可以说贯穿明王朝的始终。

  这两大起义,也就是以僮、瑶两少数民族为主发动的民变,斗争的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持续的时间之长,在明朝的确是非常罕见的。

  对八寨农民民变和大藤峡民变,戚继光可谓了然于胸……

  只是,当看完郭应聘的条陈,又想着万历皇帝的赞词,他已经有了一种强烈的预感,万历皇帝口中所谓的“委以重任”,就是让他去岭南围剿两大民变的残余势力。这……是福是祸?

  此时戚继光的情绪非常之复杂,虽然他只是预感,万历皇帝尚未明言,可他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感觉。

  原来万历皇帝单独接见他,这才是其真正的目的!

  可如果万历皇帝真的派他去,他还有拒绝的可能吗?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