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精选30句,阅尽人间兴衰事-第2/2页





    22、居官当廉正自守,毋黩货以丧身败家。——《元史·刘斌传》

    当官的人应该廉洁公正,坚持自己的操守,不要因为贪财而丧身败家。

    23、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明史·汤和传》

    有长远打算的人不应为眼前的一点怨言而担忧,做大事的人不必顾及一些细微琐事。

    24、聚如丘山,散如风雨,迅如雷电,捷如鹰鹘。——《元史·郝经传》

    (用兵之道在出奇制胜):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如同山丘一样不可震撼,分散的时候又如风雨一样无处不在,行动可以像闪电一样迅速,动作可以像鹰鹘一样凶猛。

    25、朝廷行事苟不自正,何以正天下?——《金史·世宗上》

    朝廷里的人自己行事都不正,怎么要求天下的人行为端正呢?

    26、馨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旧唐书·李密传》

    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笔)也写不完罪恶;放尽东海之水也无法流完恶行!(罪大恶极)

    27、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传》

    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服和帽子;以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兴衰和更替;以人作镜子,可以明白得失。

    28、居高而必危,每处满而防溢。——《北史·后妃列传》

    居高位一定要有危险意识,东西满了就要防止它溢出来。

    29、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后汉书·王符传》

    聪明人舍弃短处,发挥长处,以此来取得成功。

    30、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隋书·文帝纪》

    君子在社会上立足成名,尽管需要修养的品行有很多方面,但只有诚和孝才是最重要的。

    编者按: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29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主席一生酷爱读史,尤其青睐二十四史,“一篇读罢头飞雪”是他对二十四史的感觉。

    -------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大道知行】

    ~~~~~~

    最美的不是生如夏花,

    而是在时间的长河里,波澜不惊。

    做人,要有一份内心的不声不响,

    有一份急迫中的不紧不慢,

    还有一份尴尬中的不卑不亢。

    祝福祝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