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回到辛庄子村后,刘贤便一直沉浸在推算可能遇到灾害问题中,因为不知道究竟会碰到什么危害,所以想要提前准备,也是非常困难的。

    纠结了两天之后,刘贤决定还是按照先辈们的经验执行,伟人说的那句,打铁还需自身硬,真真的是无论放到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

    看来是时候进行一波收购了。

    经过不断的计算之后,刘贤发现想要解决即将来到的危机,自己所掌握的唯一优势,就是庞大的资金量。

    最近这段时间,刘贤手中的结余五铢钱,达到了庞大的两千多贯。

    虽然还比不上门阀、豪商这种级别,可对比普通人来说,这已经是一笔巨款了,因此刘贤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买买买。

    他现在急需大量工匠,将自己掌握的科技真正实现出来。

    李天赐等人,已经将新购买的家仆带了过来,这些力量将会成为刘贤的直属力量。

    然而可惜的是,依然没有任何工匠。

    所以刘贤决定并购蓟县和涿郡的匠户,只不过他还没搞清楚,这个时期如何进行并购,因此派了李天赐前去打探,至于另外三名游侠儿,则继续负责购买下仆。

    除了购买匠户及其作坊之外,刘贤还将目光放到了周边的村子。

    在辛庄子村的东北、东方和东南方向,都有其它村子接壤,由于那三处村子所在位置没有河流,所以并没有被世家兼并,全部都是自然村。

    于是刘贤派出了长的就像老好人的郭福禄,前去打探收购事宜。

    由于老郭年纪较大,刘贤还特意给他配了一头毛驴,这可是赵垒株都没有的待遇。

    至于剩下的人,则要开始建设辛庄子村了。

    在这期间,也有好消息传来,韩里魁已经圆满完成了任务,将公孙范的文书传了回来,对方同意以一千两百贯的价格,将辛庄子村出售给他。

    可辛庄子村一年的收入,也就一百多贯,公孙范的开价,相当于直接回收了村子十年到十一年的产出,而且毫无风险。

    刘贤尝试砍价不能之后,也就捏着鼻子认了,毕竟突然而至的任务,让原本宽松的时间,一下子紧张起来,刘贤只能对此作出妥协。

    资金没有问题,让韩里魁也很干脆,而且早就想回归主家,到去大城市改善生活的他,急急清点完钱财后,便立刻带着人离开了村子,刘贤顺势鸠占鹊巢,搬进了韩里魁的院子。

    这样一来,空出来的房子,就能安排更多下仆入住了。

    村子里的空院子已经不多了,最多还能安排三十多名下仆,加上现在刘贤手上的下仆,差不多能有有七十来人。

    这七十多人,将会成为本次辛庄子村大建设的核心力量,至于还不足的人手,还是需要依靠雇佣村民才行。

    本次的计划是修建羊圈,猪圈,鸡舍和犬舍。

    之前储备的木料,虽然只干燥了两个多月,不过由于一直没下雨,所以干燥的效果还不错,用起来应该问题不大。

    而且刘贤还在周边村社,购买了不少木料,用来完成建设应该问题不大。

    由于即将秋收,所以实际建设时间只有一个多月,最让人头大的是,很多人并不懂得木工,因此刘贤不得不花大价钱,请来了周围村子的木匠,就连涿郡的木匠,也请来不少。

    有工钱的同时,每日还管两顿饭,对于那些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人来说,简直就像天上掉馅饼一样,所以不少木匠,连自己的作坊都停了,就为了过来上工。

    每日除了上工之外,刘贤还要求下仆们,高呼刷在墙上的口号,短短的时间,竟然也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毕竟现在愚民政策占据着主流,所以这个阶段,但凡有人讲些知识,就会有大批的人相信,面对一片基本空白的宣传阵地,简直没有比这更好事情了。

    所以刘贤见势头不错,顺势还干起了宣传工作,宣传内容自然是,跟着自己混,有饭吃,有钱赚之类的。

    那些有工坊的匠人们,虽然仅仅是有些心动,可周围村子那些匠人们,已经开始对自己的卖身价格,开始讨价还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