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产品合格证”



    四天后。

    甘露殿内,原来李渊的龙床已经被撤掉,原地方用青砖砌起了一张火坑。大殿的四个角落里,四个煤炉正烧着,长长的铁筒伸出了殿外,铁筒发出的热量,让大殿里像春天一样暖和,跟外面一片白色的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好,好,太好了。”李渊坐在刚刚用青砖砌起来的火坑上,脱下外面的皮衣,摸摸这个,瞧瞧那个。

    “父皇,女儿对你还好吧?”李灿见到李渊高兴,一副献宝地说道。

    “嗯,还是灿儿关心父亲,不错,不错,父亲没白疼你。”李渊说道。

    “那父亲是不是把女儿以前的钱还给女儿,女儿现在都快揭不开锅了。”

    “不行,收回的东西岂能还回去的道理。”李渊说道。

    “哼,不理你了。”李灿气得直接走了。

    看着李灿消失的背景,李渊跟黄恩说道:“杜言那小子也真是的,不知道脑子怎么长的,竟然想到这样的法子,真是个抗寒的好法子呀。”

    “传令下去,让工部马上把火坑在全国范围里推广,尽量不要让百姓再有冻死的情况发生。”

    “还有这个煤炉也是。”李渊一口气说道。

    “奴遵旨。”太监黄恩说道,不过说完,黄恩想到了其中最关键的地方,提醒着说道:“陛下,这火坑是可以推广,只是这个煤炉……只怕有些麻烦。”

    “嗯?说说看。”李渊说道。

    “是。”黄恩接着分析道:“陛下,这煤炉做起来也不难,只是用陶瓷制作即可,也花不了几个钱,百姓们也花得起,只是这个煤球……这煤球虽然燃烧得比炭耐烧,可是这个制作方法也只有杜家会,只怕……。”

    “嗯,你不说朕还没想到。”

    “这个秘法是杜家的,朕虽然为天子,也不可能从百姓手里抢东西不是?”

    “不知道一个煤球价格几何?”李渊问道。

    “陛下,现在这个煤球还没有开卖,目前为止也只有杜家跟皇家使用,外面是没有的,所以也不知道价格几何。”黄恩说道。

    “你去把杜言给我叫来,我要当面问问。”李渊说道。

    黄恩领命去了,大约半个时辰后,杜言出现在了李渊的面前。

    “臣工部郎中,杜言见过陛下。”礼不可废,还好唐朝见皇帝不用跪,这让杜言很是满意。

    “嗯,坐吧。”李渊指着椅子说道。

    “谢陛下。”

    双方坐定,李渊开门见山问道:“杜言,朕现在问你,你要真心回答朕,不得说谎。”

    “陛下请说,臣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敢有半点谎言。”这还用你提醒吗?在你面前我敢说谎吗?那可是欺君之罪。

    “嗯。”李渊看到杜言还是很诚恳,很是满意,接着问道:“你跟朕说说,你这个煤球,要是普及起来,你打算卖多少钱一个?”

    “这个……陛下,臣还没仔细算过。”

    这个自己真是还没有算过。

    煤炭在唐朝叫石炭或者石墨。

    李渊口中的煤球应该是从李灿那里听来的。

    煤炭在长安附近许多地方都有,甚至是裸露在地表外面的,很容易开采。

    “对了,朕还不知道这个所谓的煤球是怎么做的呢,你跟朕说说?”李渊还是很民主的,起码没有用命令的口吻而是用一种征求意见的语气,这点让杜言对李渊的人品又高了一层。

    “这个……陛下,容臣先保密保密?臣还想用他来赚几个小钱呢,嘿嘿。”杜言笑着看了李渊一下,小说地说道。

    “哈哈,好你个杜言,你还怕朕抢了不成?放心好了,朕只是想知道知道罢了,不会跟别人说的。”

    “朕还能从你一个平头百姓手里抢东西?”

    “算了,算了,小气鬼。”李渊说道。

    靠,难怪能成为父女,两人给自己起的外号都一样。

    你们俩确定商量好的?

    “其实……也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也就是用煤炭……哦是石墨碾成粉末后按一定的比例跟黄土制作而成。”

    “这石墨可是个好东西呀,比那木炭耐烧温度还高。”既然人家皇帝这么说了,杜言也不敢私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