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视察



    第60章视察

    李建成也不知道情况,看向旁边的杜言。

    杜言看了两位大大大领导,接着说道:“陛下,具体说也不太清楚,最好是到现场看看。”

    “嗯,是要到现场看看,你搞有几天了,朕还没去看过呢。”李渊说完,向着空气说道:“来人,宣裴相,宋国公萧瑀,黄门侍郎江国公陈叔达、太子詹事裴矩、平原县公天策府司马封德彝,还有秦王跟祭酒韦澄过来。”李渊点了几个他最信得过的官员。

    不久,几个人都聚齐了。

    李渊得瑟地把手里的《百家姓》先递给几人看。

    大家都是人精,很合时宜地拍了李渊几个马屁,拍得李渊高兴得找不着北了。

    “陛下,这本《三字经》好呀,这是做启蒙读物是最好的了,陛下,臣斗胆向陛下讨要此书,请陛下恩准。”韦澄看着装订的新书说道。

    “这个,韦祭酒,你手里不是已经有一本了吗?怎么还要?”李渊很不解地说道。

    “这个,陛下,臣家里也有几个孙子不是,多讨要几本,望陛下恩准。”韦澄看着李渊说道。

    “陛下,韦祭酒既然已经有一本了,那这本就应该让出来,臣向陛下请求此《三字经》赐于老臣,陛下。”不知道怎么了,太子詹事裴矩也对这《三字经》感兴趣。

    韦澄皱一下眉头看着跟自己抢的裴矩,一脸的不悦之色。

    “我说,詹事,君子不夺人所爱,你这么做,不妥吧?”韦澄说道。

    “哼,就许你祭酒家里有孙子,陛下,老臣家里也有孙子,这么好的启蒙读物,老臣也想拿回去让孙子们读。”裴矩是个文化人,自然知道这《三字经》对于启蒙孩子来说有多么的重要。

    “望陛下恩准。”裴矩说道。

    “休想!”韦澄瞪着对方,把手里的《三字经》握得更紧了。

    “陛下,你看,祭酒他都有一本了,这本就让给老臣吧,陛下。不可能好事都让他独吞了吧?”裴矩说道。

    “就不给。”

    “这个……。”看到两人为一本书吵了起来,李渊也是头大。

    “两位,书有的是,两位爱卿不要争了,现在带你们去一个地方,那里多的是。”李渊想到书坊里还有两万多本,直接无视两人的争吵,站了起来出了大殿。

    现场的只有韦澄知道印刷坊的事,也不说话,依旧拿着手里的《三字经》跟了上去。

    天策上将尚书令秦王李世民,太子李建成也跟在李渊落后半个身跟在后面。

    几个人浩浩荡荡地向太极殿西面的印刷坊而去。

    印刷坊外面有皇家内卫的士兵严守着,没有太子跟皇上的允许,除了里面的工作人员,谁都不得进入,当然了,杜言除外。

    大家进入了印刷坊内。

    印刷坊被杜言分成几个独立的小院。

    杜言按照流水线作业的顺序,带着大家首先来到了雕版组。

    这是其中最大的一个独立院子,里面包括雕刻在内的工匠有三四十人。

    大家正在忙碌着,雕刻的工匠们埋头认真地雕刻着手里铅块的小楷字。

    雕版完成后,自然会有专门的人把成品按照笔画顺序放到旁边大房子的货架,供排版组的人过来取。

    每一个小小印章似的方形的铅块侧面会有匠人自己的名字,好追究责任。

    “陛下,这里是雕版组,现在大家见到的是匠人们正在雕刻的活字,每一个活字的侧面会有匠人自己的名字,好追查它的匠人,知道是谁雕刻的,出了事故,会追查到人。”

    “陛下!”正在忙碌人工作人员看到皇帝来的,都纷纷往下手里的活,向李渊行礼。

    “大家忙,不用管朕,朕就是过来看看。”李渊压了压双臂向四周的工作人员说道。

    “谢陛下。”大家行礼后,又忙着自己手里活去了。

    杜言来到一个自己原来是杜府的工匠过来的工匠桌子上,把一个雕刻好的铅字拿在手里,跟李渊讲解起来。

    “陛下,请看,这是匠人们已经雕刻好的成品。”说完,把手里的铅块递了过去。

    “咦?这是……是铅做的?”李渊掂了掂手里的东西发现很沉,仔细一看发现是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