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珠算口诀



    通过这几天的统计,除去成本每天平均盈利大概在一百贯左右,这还不除去人工成本。

    员工都是几家的下人,没有工资。

    一百贯也就是十万文钱。

    武德初年特价极高,现在一斗米三千文钱,也就是三贯。

    唐唐的一斗10.6斤,现在一斤米大约两百八十文钱。

    物价高得离谱呀。

    现在是武德初年,大唐整年都在打仗,再加上自然灾害、生产率低下因素影响,一亩水田最高产也就两三百斤,跟后世的杂交水稻亩产平均在七八百,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老的超级杂活水稻甚至达到了亩产1200产量!

    战争使得人口减少,土地荒芜,就造就了现在米价奇高的状况。

    也不知道自己家人的赎身价格是多少。

    最重要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平准署的人会把自己家人拉出来卖,这是最让自己头痛的。

    “哎,时间不等人呀。”杜言感叹道。

    “怎么了?什么时间不等人?”魏叔玉听到杜言的感叹,问道。

    迎着夕阳的余晖,杜言语重心长地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大家听到杜言的担心,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要说力气,他们还可以帮得上点忙,大家一起开这间冰肆家里也已经差不多把家底都掏出来了,已经没有多余的钱了。

    再说现在是战乱跟灾害,这京城的大米、粟米、小麦等食物都很贵,以大米来说,一斗就要三千文钱。

    他们父亲一个月的俸禄也没有多少,仅仅解决家里人的温饱问题而已。

    怎么样才能瞬间赚到赎家人的钱呢?

    杜言边看边想着。

    这时候也没有银行可以抢,难道落草,拦路打劫?

    哎,烦呀。

    身后的几家的家丁的马车里装的是今天的营业额,这些东西是不能存放在西市的店里的,几个人建议放在魏叔玉家里。

    一来是杜言相信以魏征人境的家风,不会做那贪便宜的事情,二来是掌柜也是魏家的人,他回去有空可以接着加班清点。

    三人一起去魏叔玉家里清点钱去了。

    “今天还是这么多?”魏叔玉的母亲看到大家从马车里搬这么多铜钱进来,惊喜地说道,脸上免不了一阵激动。

    “娘,还没有除去原材料的钱呢,除去水果、硝石等原材料,剩下也就是六七十贯左右。”魏叔玉说道。

    “那也不少了,这半月都顶你父亲一月的俸禄了。”魏叔玉结亲看着儿子开心说道。

    原来家里所有开销都指望魏叔玉他爹的俸禄,现在好了,自己儿子也会赚钱了,当娘的哪个不高兴。

    魏征听到了,从正堂里面走了出来,哼了一声说道:“都掉到钱眼里面去了。整个一个铜钱味,俗,俗不可耐。”魏征高傲地说。

    “哼,你不俗,嫌弃俗气你别吃饭呀,别穿衣服呀,这哪一个不是用钱买的,你倒是当神仙吃西北风呀,装什么清高。”

    魏征被夫人怼得没有说话。

    “现在我儿子能耐了,半月就抵你一个月的俸禄,不服气是不是?嫉妒是不是?”魏叔玉的母亲看着魏征怼了起来。

    “你一个妇人懂得什么,不跟你说。”魏征听到自己妻子的话,转身回去了。

    三个看着手下抬着装钱的箱子,一起在大院里清点了起来。

    都一枚枚的铜钱。

    魏叔玉突然想起个事,叫来家里的木匠,让他到杜府去一趟,说是有事要做。

    杜言要把算盘做出来,家里没有木匠,只好向魏叔玉家里借,谁让这算盘是做给他家家的掌柜用的呢。

    不久,木匠回来了,回到家里就开始忙活起来,不到一个时辰,一个算盘就做好了。

    用的是红木制成。

    掌柜看到了,走了出来,看到桌子上的算盘问道:“这个就是杜公子说的比算筹快几十倍的东西?”

    木匠哪里知道,他是照着杜言刚才所说的做出来而已。

    听到话的魏征也走了出来,问道:“你刚才说什么?比算筹快几十倍的东西?就这个?”魏征对算术也是很感兴趣,看着四四方方,中间整齐的圆珠子的东西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