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〇三,周公瑾再显奇谋



    孙策率军回到大营,对周瑜说了中埋伏的事。

    周瑜道:“不想,这竟是荀攸的诱敌之计。”

    孙策道:“唉!我差点命葬于西曲阳。”

    孙策却不知道,他本来是不能活到现在的,是黄胜的到来影响了历史,才保住了他的这条小命。

    孙策又道:“从合肥到这里,河流甚多,运粮不便,我打算将粮草屯于芍湖一带,从水路运输。”

    周瑜沉思了良久,然后,缓缓点了点头,道:“也好。”

    数日后,徐晃收到消息,孙策正在将粮草运往芍湖一带。

    徐晃得知孙策将粮草运往芍湖,就对荀攸道:“孙策将粮草屯于芍湖,无非是想利用水路将合肥的粮草运到此地,我当率军烧其粮草,没了粮草,孙策必被我所破。”

    荀攸道:“孙策屯粮之地,岂能不设重兵把守?”

    徐晃道:“我从陆路进攻,然后,分兵从芍湖绕到其背后烧其粮草,孙策粮草被烧,军心必乱。”

    荀攸道:“将军出战之时,当小心谨慎才是,周瑜多谋,可千万不要中他之计,若事不可为,将军当火速率军返回。”

    徐晃道:“这是自然。”

    次日凌晨寅时,徐晃率两万兵马悄悄出城,潜到芍湖孙策的屯粮之所,迅速发动袭击。

    此地守将乃是甘宁,得知有人来偷袭,马上率军前来抵挡。

    而此时,徐晃已经派偏将刘勋偷偷乘着小舟,绕到甘宁大营背后,攻入营中,并开始焚烧粮草。

    徐晃看到冲天的火光,知道孙策的粮草已经着火,便不再恋战,率军而退。

    回到寿春城中,徐晃对荀攸道:“孙策粮草被烧,近日必定退军,等他退军之时,我再率军追击。”

    荀攸道:“可先让纪灵将军率军从西曲阳而出,前往孙策后路埋伏,届时,我军两面夹击,必能活捉孙策。”

    徐晃点了点头。

    次日,有诉候来报知徐晃:“将军,孙策大军已经开始往南撤退。”

    徐晃道:“好,传令,准备出击。”

    于是,徐晃留一万人马给荀攸守寿春,自领余下三万多人马前往追击孙策大军。

    徐晃率军追出二十里,正遇孙策大军,徐晃看到孙策严阵以待,心中有些吃惊,又看到孙策只有一万左右人马,以为是孙策亲自率领军队断后,于是,便挥军杀了过去。

    孙策领军死死挡住徐晃的进攻,并没有要撤退的意思。

    徐晃正在纳闷,孙策好像要和自己在这里决战到底一样。

    这时,一名亲兵对徐晃道:“将军快看!我军后面有兵马出现。”

    徐晃向后一看,一大队人马出现在自己后方,当中周字将旗飘扬而立,前面一将,一身银甲,玉树临风,正是江东美周郎。

    原来,周瑜当时令人将干草与泥沙混装入袋中,运往芍湖,被徐晃焚烧的粮草,只是表面上的一点,底下的全部是干草和泥沙,目的就是引徐晃出来烧粮,然后假装粮草被烧,被迫退军,周瑜这一出连环计,终于把徐晃诱出了寿春城。

    看到周瑜部队在自己后面出现,徐晃马上就知道自己中了埋伏,心中震惊之余,当机立断,率军就往东突围。

    周瑜和孙策两军在后面掩杀过来,曹军死伤惨重,降者无数。

    徐晃率军逃出数里,前面又有一队人马出现,当先一将,提刀立马,遥指徐晃道:“徐公明,甘宁在此等候多时了。”说完,长刀一挥,率军就杀了过来,甘宁一骑当先直取徐晃。

    徐晃与甘宁斗了几个回合,无心恋战,拨马便走,继续率军向北突围。

    甘宁在后面紧追不放,并大声喊道:“休要放走了徐晃。”

    徐晃胆战心惊,丝毫不敢停留,往寿春而走,好不容易摆脱了追兵,率领残兵回到寿春城,此时,逃回城中的人马已不到五千人。

    荀攸得知徐晃中了埋伏,军队又损失惨重,便对徐晃道:“徐将军,此时,西曲阳必定已落入孙策之手,趁孙策大军未到,我们应即刻退军前往汝南。”

    徐晃道:“为何不去谯郡,而去汝南?如此,岂不是置彭城于不顾?我们收到丞相的将令是,若寿春失守,就退往谯郡,防止孙策北上威胁彭城,若退往汝南,岂不是违背了丞相的将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