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闻起义名将来投



    高菀城,黄胜的榜文一出,各大户听说是黄巾贼来,顿时惊慌起来,各家都出动了几十上百人,共集得千余人,黄胜令他们集中在校场,随时听候调遣,由于这些人来自各处,现在时间仓促,很难将他们训练统一指挥,不过,在城墙上守城还是有点作用的。

    黄胜将100个精英侍卫召集过来,开始训话:“兄弟们,黄巾贼随时都有可能打到高菀城,你们拥有这世上最精良的武器,受过最特殊的训练,如今,正是上阵杀敌的时候,用你们手中武器,心中的豪气,杀出你们的威名,让天下人知道,你们是最优秀的战士。”

    “哄!”没有任何言语,百人一声哄,表示了他们强大的战意,黄胜看到他们士气高仰,心中稍定。

    回到府内,黄胜叫人传太守府各官员到场,孙乾,休起,陈忱等官员全部到齐。

    黄胜说:“大家想必已清楚目前乐安的形势,黄巾渠帅张饶大军即将到达高菀城下,此生死存亡之时,各位要齐心协力退敌,敌军有万余人,我方有一千郡兵,又得各大户出私兵千余人,然而,都是没有经过正式训练的,战力不高,陈都尉,那一千郡兵大多也是新兵,能否上阵杀敌?”

    陈忱道:“守城应该是没问题,两军对阵恐怕会怯战。”

    黄胜道:“能守城就好,大家记住,高菀城绝不能失,否则,整个乐安将面临危难。”

    孙乾道:“主公,不如,向刺史焦和求救,让他发兵来救,毕竟,乐安是青州北面门户,焦和也不可能眼看着落入黄巾贼之手啊!”

    黄胜沉思了一会,道:“也好,趁现在还没被围城,即刻派人前往北海求救。”

    休起道:“主公,北海那边恐怕难搬到救兵。”

    黄胜问:“为何?”

    休起说:“平时各郡郡兵多则500,少刚300,州郡府也不过1000人,如今,圣上发布各州招兵的旨意刚下不久,仓促间,刺史大人难招到多少兵马,何况,还要留兵驻守。”

    黄胜道:“休起所言不无道理,我们当然不会全依赖北海救兵,陈都尉,你马上派出斥候,打探青州南部可有黄巾贼大军出现,还有,密切留意梁邹附近张饶大军的动向。”

    陈忱道:“是。”

    这时,杜敬进来,道:“主公,府外有一个叫太史慈的年轻人求见。”

    什么?太史慈!子义来了!好啊!真是天助我也,黄胜大喜过望。

    黄胜道:“今天议事先到此结束,诸位先回去准备吧!”

    众官员各自告退回去了。

    黄胜对杜敬道:“快,让太史慈进来。”

    “等一下,我亲自出去接子义。”黄胜叫住杜敬。

    黄胜出到府门外,见太史慈立于一边,旁边是其母亲。

    黄胜上前一拍太史慈双肩,激动地道:“子义,可把你盼来了。”

    又向太史慈母亲施了一礼:“伯母一路劳累,辛苦了。”

    太史慈母亲微笑着道:“黄太守多礼了。”

    太史慈拱手道:“昔日之约,不敢忘怀,慈,今日特来相投,助主公成就大业。”

    黄胜高兴异常,道:“子义能来助我,乃天助我也,好!好!”

    “来,先进府内说话。”说完扶太史慈母亲一起进了府内。

    太史慈母亲见黄胜如此礼贤下士,心中暗衬儿子选对了明主。

    黄胜吩咐杜敬安排太史慈和其母亲住所。

    接着,黄胜便和太史慈商议退敌之策。

    黄胜道:“子义远来,本应竭息一下,怎奈如今张饶大军已到梁邹,不日将至高菀城下,不得不找子义商讨对策。”

    太史慈道:“敌军有多少人马?如今城中兵力如何?”

    黄胜将所有情况向太史慈详细地说了一遍。

    太史慈低头思考了一会,道:“可将一千郡兵做为守城主力,另处一千杂兵当后备兵员,主公,那一百侍卫战力如何。”

    黄胜道:“子义跟我来。”

    二人来到校场,黄胜让一百侍卫各演习了一遍,问太史慈:“子义觉得如何?”

    太史慈双目放光,道:“很好,这一百人将是此战的主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