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求猛将远赴东莱



    三日后,黄胜回到了高菀城,他打算去拜访一个人,一个未来的超级猛将——太史慈,太史慈近在东莱郡,今年应该是十六七岁,就算招揽不到,也要先结交一下打好关系;要是建立军队,自己手下连个半桶水的武将都没有,怎么树立军队威望,所以,东莱是志在必行的。

    另外,还有一个黄胜梦寐以求的武将,那就是常山赵子龙,赵云在正史中虽然并没有多少耀眼的表现,但是,为人忠诚正直应该是真实的,没办法,黄胜前世是最喜欢这个三国人物的,赵云今年应该也不到二十岁,这个时候还没投靠谁吧!可惜远在冀州,只能望而轻叹。

    召见孙乾,黄胜道:“公佑,我准备出门一段时间,去东莱会见一个人,府内的事就暂时交给你了,不用二十天我就回来。”

    孙乾不解地问:“主公,我们现在正是忙碌要事之时,什么人值得主公远劳相见?”

    黄胜微微一笑,道:“若得此人,胜雄兵一万,将来建立军事力量,就需要更多的军事人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

    孙乾道:“主公一定要去,必有道理,这里有我在,请主公放心,只是,这东莱也有几天路程,为安全着想,需多带人手,保主公无恙。”

    “公佑放心,我带十个卫村兄弟,走官道直达东莱,不会有事的,去准备一下,我现在就想出发。”黄胜道。

    “好,我这就去找休起。”孙乾应声去了。

    孙乾找休起准备好了一匹战马,十匹驽马,装好财物一应所需交给黄胜。

    黄胜换上便装,跨上战马,对孙乾又吩咐了几句,就带卫图等十人一起出发了。

    四日后,到达了东莱黄县,连骑四天的马,黄胜感觉全身的骨头快要散架了,自己前世虽然也骑过马,但却没有像这样的长途跋涉,本来一般骑手三天的路程,自己却走了四、五天。

    来到黄县,不清楚太史慈家在那个村,只得进入黄县四处打听,顺便歇歇脚。

    转了半天,问了半日,没一个人认识太史慈是谁;也是,历史上的太史慈要三四年后才有名气,现在只不过是个十六七岁的普通年轻人。

    对啊!怎么不去官府问一下,自己现在可是一郡太守,虽然这里是东莱郡,但查一个人应该不成问题,太守怎么也比县令大一级,这点小事肯定会帮忙的。

    在路人的指引下,黄胜来到黄县府衙,表明身份后入内见到了黄县县令,县令听说是乐安太守前来,正纳闷是什么事,原来是打听一个人,便拿来记簿查看,得出黄县南边黄城集村确实有个叫太史慈的人,有了线索,谢过县令,黄胜立马向南赶路。

    来到黄城集村,打听到太史慈家,黄胜心中激动着来到了太史慈家,这是一个普通民房,让卫图他们在远处等候,自己上前叩门,一个四十来岁的妇人开门,见了黄胜,便问:“客人找谁?”

    黄胜心想这一定是太史慈的母亲,当下不敢失礼,抱拳道:“夫人你好,请问,这里是不是太史子义家?”

    那妇人看着黄胜,未曾认识,便问:“你是...?”

    “哦呵!是这样的,夫人,在下平生最喜欢结交天下豪杰义士,近来路过此地,听人说这里有个名叫太史慈的少年英雄,便冒昧前来拜访,如有唐突之处,还望夫人见凉。”说完躬身一揖。

    那妇人见黄胜态度谦和,又是慕名来找自己儿子的,便道:“原来如此,慈儿不在家,客人先进来坐会吧!”

    太史慈不在!真是不巧,黄胜心中有些郁闷,便问:“子义何时回来?”

    “他平时喜欢去村头那山坡上练箭术,现在应该是在那里,过会就会回来吃午饭的。”妇人道。

    黄胜道:“我还是去那边找子义吧,多谢夫人。”

    辞别太史慈之母,黄胜马不停蹄往村口而去。

    看到有一高坡,黄胜一人催马而上,到达坡顶,果然见一年轻人正在那里张弓搭箭,不过,箭头却是对着黄胜。

    黄胜心中一惊,又看到年轻人鹰一样的双眼射来锐利的光芒,不觉背后冷汗直冒,连忙下马,抱拳对年轻人道:“前面可是太史慈太史子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