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王磊大婚



    
    >

    转眼,六月消逝,已经到了七月十六。

    这一日,邺县沸腾了起来。冀州牧大婚,许多的百姓,也跟着乐呵。而此时的州牧府,挂满了喜庆的大红灯笼,四处可见的喜字。

    厅中的喜堂,布置得体,一进入其中,就有着扑面而来的喜庆。

    担任司仪的人,不是别人,是司马懿的老师胡昭。

    相比于王越和童渊,胡昭满腹经纶,熟知礼仪,再者胡昭和王越、童渊、老爷子是知交好友,也是王磊的长辈,担任司仪倒也合适。

    大厅上方,老爷子坐在左侧,韩氏坐在右侧,一左一右,都是面带笑容。

    两个人,都期盼着王磊和韩梦雨成亲。

    如今,终于到了这一日。

    王磊和韩梦雨规规矩矩的站在大堂中,都有着一丝紧张。

    对两人而言,都是头一遭。

    王磊身穿大红袍,在郭昱的打扮下,王磊身上的杀气隐去,更多了一丝儒雅的气质。韩梦雨站在旁边,身穿广袖对襟翟衣,头戴珠凤冠,人比花娇,也是俏丽无双。

    胡昭看向两人,开始指挥两人进行礼节。

    “一拜天地!”

    胡昭神色严肃,一张嘴,浑厚洪亮的声音在喜堂中响起。

    王磊和韩梦雨闻言,犹如两只木偶,跟着胡昭的节奏,任由胡昭指挥。

    “二拜月老!”

    胡昭拔高了声音,再一次喊道。

    王磊和韩梦雨,在一起行礼。

    “三拜高堂!”

    胡昭眼中有着浓浓的笑意,再一次喊道。

    王磊和韩梦雨面向老爷子和韩氏,第三次恭敬的行礼。只是,王磊的心中,却有些古怪。一般来说,古代的成亲都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最后夫妻对拜。

    胡昭的安排,却有了不同。

    事实上,这是王磊的认知错误。

    现有的史料中,没有发现汉代之前,有夫妻拜堂的记载。正式的夫妻对拜,是到了南北朝时期,夫妻对拜才成为了固定的婚姻礼仪。而史料中的记载,夫妻对拜最早出现在晋朝时期。

    故此,胡昭没有高呼‘夫妻对拜’。

    王磊心中有疑惑,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却不可能提出。

    依照胡昭安排,进行礼仪。

    “送入洞房!”

    伴随着胡昭一声高喊,喜堂中,传出了一阵欢呼声。

    接连不断的笑声,回荡在喜堂当中。

    声声恭贺,响彻喜堂。

    王磊和韩梦雨转身,往洞房的方向行去。这时候,只见两个十来岁的小丫鬟走在前面引路,而王磊手中拿着彩绸,引着韩梦雨朝洞房行去。

    前方的道路上,摆放着五个麻袋。

    这五个麻袋,也是拜堂成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王磊和韩梦雨往前走,都是踩在麻袋上,踩着麻袋前进。而两人每走过一只麻袋,跟在身后的丫鬟等人,又把踩过了的麻袋递到前面,继续铺在地上。如此循环,不断的往前走。铺垫五个麻袋,是意谓着“传宗接代”,也是意味着“五代见面、五世同堂”。

    来到洞房门口,两人进入了房中,按男左女右坐在床榻上。

    整个过程,王磊和韩梦雨,都犹如木偶。

    不过,跟在周围的亲朋好友,却是看着热闹,大声的欢呼着。

    坐在床榻上,还有一项礼节。

    这时候,一个满头银发且红光满面的老妇人走来,用秤杆轻轻的叩了下韩梦雨的头部,意味着称心如意。

    如此一来,整个婚礼才算完成。

    王磊率先出了房间,招来到府上的客人,而韩梦雨留在房间中,开始卸妆。

    等韩梦雨换了装,才又走出房间,陪同王磊一起,向家中的长辈行拜见礼。这一礼节,对王磊和韩梦雨而言,倒也简单。王磊无父无母,只有老爷子一个亲人。而韩梦雨的父亲韩馥已经死亡,只剩下母亲韩氏和兄弟,其余的亲人不多。

    拜见了所有的长辈后,又是一通礼节,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晚上,府上灯火摇曳,亮如白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