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池田招兵



    
    >

    .第一百九十四章池田招兵

    药店正式开业第一天,聘请来坐诊工藤家老军医正在装模作样的给病人切脉,一边漫不经心的询问着病人的症状。而我在一边细细听着,这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切脉我是不会的。不过通过望闻问一般就能了解大部分病情了。

    一番询问观察,竹藏五郎看我点点头,收回切脉的手指,拿起毛笔在纸上龙飞凤舞的画了一会。毕加索的抽象画和这庸医开的方子比起来真是小儿科一般的艺术。作为副手的我拿起方子去给病人抓药。

    竹藏五郎开的房子谁也看不懂,就连竹藏五郎本人也看不懂。封建社会一杀猪的后来卖野药的怎么可能有机会识字。这个时代识字比例最高的是和尚,没错高僧都需要做汉诗的,不会汉字连个高僧都算不上,这是区别小沙弥和禅师的一大门槛。这也是我为什么一出家就能被称为禅师——我以前在京都各种茶会上做过汉诗的。这个大家都知道,虽然诗句都不怎么样,不过就凭认识汉字能作诗这一样在日本这已经是高级知识分子的水准了。除了和尚要识字之外,各种文人墨客(说白了就是食客),公卿,武士阶层都是要识字的,日本的农民和中国的不一样,中国农民孩子也可以读书识字,最后考秀才,举人,进士然后做官,甚至可以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宰相这一级别的官职。而在日本农民被变相剥夺了读书当官的权利,因为这里根本没有科举考试这一套,认识字又有什么用。也没有什么秀才开办的私塾之类的学校,更没有国家开办的贡院国子监。这个时代日本最好的私人学校不在京都反而在下野国的足利庄中,也是足利将军的老家。这么一看,倒也不奇怪了。想认识字的除了父母教之外,就只能花大价钱请老师来教习识字。

    现在药店早已不是偏方治大病的时代,我手下的前田玄以倒是懂得一些医术,这些天从他那里弄了不少方子来,我根据观察到的病情和这个病人穿戴打扮知道这个病人是个穷鬼,基本也没什么病,有病的话也是一个营养不良造成的贫血血压低,说白了就是饿出来的。到了药柜上,我吩咐伙计,‘去抓鲸肉三十斤,鲸油一小桶来。’对于饿病,那真是药补不如食补,只要吃饱了,什么病都没了。

    伙计愣了一下,马上反应过来,跑去隔壁的鲸鱼屋抓药去了。我拿鲸鱼屋的东西,自然是可以无限期赊欠的了。反正是自己拿自己的。

    看着千恩万谢拿着鲸肉鲸.油走掉的病人,心中暗暗叹息:为了一个好名声,又赔了几百文。这大半天过去了,只卖了八斤高丽参,穷鬼倒是来了一大片,义诊送药也花了不少。这把人参当饭吃的冤大头什么时候才能来啊。其实我本身也是吃这高丽参的,不过不是当饭吃。是当作生姜一类的佐料来用,炖这一锅菜里面总要切上一小片高丽参的。毕竟这高丽参是来滋补或者给重病病人吊命用的,整根的用来煮面条的话,就算只吃面条事后流鼻血是一定的。

    只当花钱买个名声,毕竟这几天.满世界撒小广告也花了不少钱呢。

    帮我坐诊的竹藏五郎也没有.吃亏,竹藏五郎开的是滋补店。今天遇上几个有钱的,全被他忽悠一通之后,买了些高级药材然后去喝竹藏五郎开的那处*女纯鲜奶了。竹藏五郎听了我的意见,在后院做了一个冰窖,每天晚上把白天没有卖出去的*级乳牛产下的处*女纯鲜奶入桶密封置于冰上保险,毕竟刚开张这奶不是天天有人喝,而这些营养丰富的*级乳牛却是天天在产奶。冷藏的奶虽然卖的便宜,吸引了一部分中等收入人群的欢迎。毕竟就是半价的时候,一贯一人份也是很贵的。

    竹藏五郎再次切上下一个病人的脉,我习惯性的.抬头察言观色,愣了一下,眼前还真是熟人——池田恒兴。池田恒兴现在的领地是摄津,播磨两国,和我这里算是邻居,只是没想到他能来看我。无事不登三宝殿,看来找我肯定是有事情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