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年少初成,转眼多年



    大秦天启十六年年,丽水河畔,云山深处,有一座阁楼,依山而建,阁楼边上有一条瀑布,瀑布溅起的水花不时的会打在阁楼上。

    瀑布下面的一方池塘里,有一朵金色的莲花居中而长,在阳光折射的水光下,荡漾出五色的流光,别有一番风味。

    阁楼右边二楼,是一座书房,书房内墙直通山体里,三排书架一直延伸进去,看不见尽头,一个少年,此时正坐在门边最后一个书架前,手里捧着一本书,看的专心致志,少年脸上棱角分明,双眼通黑明亮,皮肤巨白,比女子的还白。

    少年手中的书已经翻到最后一页,不一会少年关上书本,一脸思考的神色。

    呢喃道,奇怪了。

    大秦历策上记载的是大秦从建国到如今的历史,圣化十三年之前没有任何断层,一切均有记载,为何到了圣化十三年和天启元年却是一片空白?没有丝毫记载?

    少年思考半天,均不得其解,于是少年起身,把书放回书架,一路来到阁楼三楼的一间房间,敲了敲门,得到允许后,少年走了进去,对着屋中正在喝茶的中年人行了一礼,“师傅,书阁的书我已经看完了,”

    中年人放下茶杯,说道:都看完了?既然看完了是否都记下了?

    “师傅,我都记下了,只是我心中有一疑惑,为何历策上的时间线会有问题,其中圣化十三年和天启元年没有任何记载,这是为什么?”

    中年文士说道“这中间发生的事情对于当今庙堂上的那位来说并不光彩,所以严禁提及当年之事,所以也就不会记载在书上了,此事跟你也有莫大关系。”

    如今你也十六岁了,有些事情该告诉你了,你父亲就是在当年这场没有记载的往事里陨落的。

    当年皇位的继承人原本不是现在庙堂上的这位,但是十六年前,皇宫里发生了一场政变,这场政变的核心就是如今庙堂上的这位。

    他篡改遗诏,杀兄夺位,而你父亲最终在双方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依然选择了一战,用自己的生命表明了立场,最终战死在皇城,你父亲就是白夜行。

    对你父亲出手的有三个人,一个人右相赵高,一个是蒙轲,还有一人不知道,这需要你自己去查了。

    或许你经常会疑惑,为何十六年来,我从不教你修行之事,只让你看书。

    你要知道,修行一路,艰难重重,这藏书阁三千道藏,无数剑经,你看完之后便自然会有用,或许此时不觉得,但是日后对你会有大用处。

    修行一事,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何况你的修行在京都,所以我没有教你,若论教人修行的本事,京都竹山剑院绝对当仁不让。

    从今天开始,你就要下山去京都竹山剑院学习修行,记住在你没有跨过通天之门之前,不可提报仇之事,一定要要隐藏住身份,听明白了吗?

    少年从震惊中恢复过来,说道“明白了师傅,那师傅你跟我一起下山吗?”

    中年文士看着少年,说道,这次我就不陪你一起去了。

    每个人的路都有不同,所以走路这种事情别人是教不了,如今也是一样,现在是你下山的时候,但还不是为师下山的时候,所以你自行下山去就是了,待时候到了,你我还会再见,所以放心去吧!

    少年伸衣袖抹了抹眼泪,红着眼睛说道“师傅那我去收拾一下行礼,师傅记得,往后阿奇不在的日子,你记得按时吃饭,少喝一点茶,毕竟茶喝太多不好,记得按时给莲花池倒酒,不然那莲花不开了,说着说着少年又红了眼睛。

    中年文士看着少年的模样,又是一声叹息,说道,阿奇,你本性善良豁达,天资聪慧,就是有时候太过善良,记得下山去后,遇事多多思考,害人之心不可有,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切记。

    千万记住,凡事多思考一下,总不会坏事,行礼为师已经帮你收拾好了,你一会直接下山就是。

    下山之后直接去咸阳,然后去竹山剑院,只有那里才能教会你修行,为师所说的,你可都记住了?

    少年闻言,立即说道,师傅说的弟子都已记下,下山后去咸阳,然后去竹山剑院修行。可是师傅,咸阳怎么走?弟子不识路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