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乡试-第2/2页



    这里不光要算粮食是否够吃,还要熟悉朝廷在赈灾救济方面的律法知识,以及面对灾情如何应对的策略。

    如果说,童生试、院试考的是比较基础的知识性的东西。乡试则着重考察政事处理能力。

    也因此,如果乡试之时取中的名次高、此人在当地有声望,便是举人也可以做官。因为考上了举人,就已证明你有政事处理能力了。

    赵如熙看了第一题,没有急着下笔。她慢慢磨着墨,把所有的题目都看完,思索着如何立意,如何论证,该写什么,如何写,力求做到提笔之前,对整张试卷做到心中有数。

    待磨好墨,她便在草稿纸上把每一题的思路给罗列出来。罗列完毕后,再斟酌,看看还有什么遗漏补充。直到试卷上每一题她都认为已思虑妥当了,这才开始打第一题的草稿。

    之所以这样来做题,是因为考试的时间拉得太长,吃睡都得在这里,而睡是睡不好的。

    所以第一天精神最足,思维最是活跃,头脑最为清晰。如果不趁这时把所有题目的解题思路和写法都想清楚。等第一晚睡不好,第二晚睡不好,头晕脑胀、腰酸背痛、精疲力尽之时再来考虑最后几题,你就会发现脑子里装的全是浆糊,完全想不起要写什么。

    理清了思路、列好了提纲。即便到时候脑子不好使,凭着事先写好的清晰完整的思路,以及平时写文章的经验水平,也能写出一篇不错的文章来。

    这是赵如熙听了大儒们说的考试经验后,自己总结出来的应对之策。

    男考场那边有军士把守、巡逻,主考官们无须紧紧盯着谁,还可以在考棚里走动走动,巡视一番。

    可女考场这里,四个人八只眼睛就这么盯着人家小姑娘三场九天,心脏不强大的小姑娘都被吓得不敢动弹了。要是大家再去时常去她面前走一走瞅一瞅,那人家都不用考试了。

    所以他们这个考场如果没有必要,是不能走动的。

    这就无聊得紧了。

    没事可做,就容易东想西想。

    这不,蒋主事刚才跟钱大人刚谈完自家孙儿,此时就在想着孙子和赵如熙结亲的好处。

    他刚才在跟钱大人自谦,其实对自家孙子是极得意的。

    他家孙子自幼聪明,长得也十分俊俏,虽说十五、六岁才中秀才,这次还不参加秋闱,但这却是他们有意压制的结果。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