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幕后军师-第2/2页





    “明谦帮我争取回来的。”

    奶奶没有为此高兴,甚至还觉得厉明谦的这个做法,过于冲动,“进屋吧,跟我详细说说。”

    蒲千凝拿出了之前边看边画的细胞图,“奶奶您看,这是我从杜莎莎的手指末梢取的菌丝。”

    通过显微镜可以看到霉菌孢子,其数量特别多,特别小,像是长满珍珠串的分枝,均匀的分布着,有的出于分裂期,有的属于休眠期。

    蒲千凝说了自己的鉴定过程,以及接下来想要做的。

    现代的鉴定手段,与奶奶当初在鉴定中心时有所不同,“如果用传统手段,你打算怎么做?”

    一个好的法医,依靠的并不是现在的鉴定手段,而是凭借经验,通过自己双眼去判断,而现在的蒲千凝,若是失去了科技,就感觉双拳无处可施展了。

    “奶奶,那我们应该怎么做?”蒲千凝没有不懂装懂,她相信,奶奶提出这个问题,就已经有了她自己想说的话。

    “每个人的人的死亡都是唯一的,所以每个案子都不一样,但有一点,解剖一具尸体,不是炫技,不是说自己有多认真多努力,而是你究竟想知道的是什么。”

    死亡方式,死因和死亡时间。

    杜莎莎的死因和大致的死亡时间,蒲千凝在案发现场就已经判断出来了,而今天,她要重新判断的是死亡方式和具体的死亡时间。

    通过绳索的活扣,她断定,这起死亡时间属于他杀,而具体的死亡时间,不管是谁,解剖多少次,化验花费了多少长时间,能够得出的结论都是两到三个月。

    因为杜莎莎在死亡后,尸体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温度、光照、湿度、昆虫活动,都会影响了死亡时间。

    在漫长的几个月里,每天气温都不相同,所形成的环境温度自然也不一样。

    即便她用平均气温、湿度作为衡量的依据,再化验上两三天,得出的结论还是一样的——死亡时间在两三个月内。

    那么,为什么还要花费几天的时间,运用科技手段,去检验这个结果?

    “奶奶,我懂了。”蒲千凝扬起了嘴角,“我们需要借助其他手段,推断死亡时间,比如说,东城主干道的监控录像。”

    这部分的内容,并不属于法医的鉴定范围,而她要做的,是尽快上报,请求上头增派支援。

    “吃饭吧,我饿了。”奶奶让了厉明谦去下饺子。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