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一举多得-第2/3页



    朱棣叹了一口气道,

    “允炆竟然重用这样的人,如何能够使朝中安宁,此番事件无论结局如何尚不能定论,但这两个家伙我是绝对不会放过他们的。”

    “其实、这黄、齐二人还不都是先皇替皇太孙选的么,”

    道衍轻轻一笑道,

    “只能说是皇太孙他声望甚微、难以服众,以至于别无良臣可依。”

    “也是啊,”

    说到这里,朱棣忽然又想到了李景隆的身上道,

    “对了、李景隆打算休整一段时间,待恢复原气后来年开春再战,大师觉得任他这般如意可行么?”

    “主公觉得呢?”

    道衍习惯性地先是反问着。

    其实深知他一直都是先听后言,所以朱棣也就不加思索地先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小王倒不想让他如此舒舒服服地过了这个冬天,可又不想让我手下的将士们太过疲劳,这该如何是好呢?”

    “主公,不让对方舒服、不一定就非要正面的去和他硬碰,何不想个从侧面骚扰的办法呢?”

    边说、道衍边又将手中的另外几份、记下来的消息递给他,

    “你看,最好是想个能够一举多得的计策,一次性将它全都解决掉。”

    “让我想想……”

    朱棣开始审视着手中的这些线报,当他的目光落在其中一张纸上时,顿时一愣,

    “这是什么时候送来的?我怎么不知道呢?”

    “刚刚送到老衲手中不久,”

    道衍看都没看、就知道他问的是什么,

    “并且这也不是探报得到的消息,而是祝五侠派出的华山派弟子们、飞鸽传书送来的。”

    “是这样啊,”

    朱棣若有所思,忽然眼睛一亮笑道,

    “太好了,这回我可有办法将李景隆好好地耍弄一回了。”

    “主公有何打算,不妨说来听听。”

    道衍知道这位多智善谋的燕王殿下又有了好主意,便笑着问道。

    朱棣却又想了想,才缓缓地说了起来,

    “我琢磨着李景隆想舒舒服服地过冬,这个当然不成,无论如何也要折腾他一回。但是又能不好与他正面做战,那么本王不妨去攻打别的地方,一个让他不得不去发兵救援的地方。”

    “好主意,”

    道衍点头表示赞成,

    “主公打算去佯攻何处呢?”

    “我已经想好了,就定在大同吧,”

    朱棣看起来胸有成竹地道,

    “一来、那里是兵家必争之地,二来、幽禁在那里的十三弟一直想起兵呼应于我,仅凭这两点、李景隆他就不能不管,这样的话定会造成其疲惫之师,再挫其士气。另一方面,他若真的不去救援,本王就改佯攻为实攻,无论怎么样都不会吃亏。”

    “这真是绝妙的策略,”

    道衍知道他刚刚提到的十三弟就是代王朱桂,不禁从心底叫绝,

    “更何况还有祝五侠送来的那一消息呢。”

    “是啊,这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朱棣爽朗地一笑,

    “祝五侠说、居庸关外有几支前元的蒙古残部想来投奔于本王,此次佯攻大同之行,正好可以接收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