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节 风起(3)



    李旭信不过鱼辅国和程奇力。

    不是因为他们的理由不充分,几乎是用屁股想也知道依照文太后的性格,鱼辅国一旦率军离开白玉京,文太后必定会用各种方法夺权并不计手段和后果的削弱鱼辅国。

    也不是因为李旭不愿意削弱文太后,没有人比他更想让文太后垮台。李旭虽然贵为天子,但是尚未亲政,文太后所操弄的权柄是属于他的。而且太后理论上还拥有废立天子的大义名分在。特别是在李旭还有一个弟弟蜀王在的情况下,这就显得更加危险了。

    但是李旭绝不想现在看到文太后完蛋,他不知道鱼辅国和程奇力两人草拟的屠杀是不是会像预想的一样顺利,也不知道在这场血洗之后会留下多少隐患。

    李旭所不能接受的是最终的结果。

    文氏彻底垮台是他所乐见的,然而文氏垮台之后的局面则是鱼辅国统领大军在外,程奇力总揽朝政于内的这样一个局面。在外的鱼辅国只要打起防御回鹘的旗号,朝廷就只能予取予求。而文氏一旦被宦官们覆灭,朝中就只剩下韩岗和陆贽二人,韩岗是老而不死,陆贽多半是书生意气,鱼辅国在外,留在朝中程奇力会有容人之量?到时候只怕是会再起祸端。

    李旭记得东汉末年,中枢的权力彻底归属于外戚和宦官之手。东汉的大将军类似宰相,拥有最高的行政权,而内侍们则掌握着军权。宦官们一旦干掉与之对立的外戚如梁冀、窦武就会擅权乱政,而外戚们一旦做大,皇帝就要吃下跋扈将军们准备的毒饼。

    文氏垮掉了,然而李旭却没有接收他们政治遗产的力量,到时候朝局就是鱼辅国和程奇力独大的局面。文太后可以废立天子,鱼辅国和程奇力一样也可以。将自己的生死富贵寄托在鱼辅国与程奇力虚无缥缈的忠心上,显然是不明智的。更何况他们如果真的忠心,皇位也轮不到李旭来做。

    李旭对宦官当政没有什么歧视,执政者要看的是执政的能力,而不是两腿之间是不是健全,然而天下人却不这么看。在天下人眼里,阉宦掌权就是国之将亡的征兆。现在这个当口,在朝廷中枢来上一场血洗,然后再放任宦官掌权,朝廷最后的那点本钱,天下人对朝廷的认同,只怕是要丢个干净。

    所以李旭绝不会同意鱼辅国与程奇力的计划。

    “大将军,太后与先帝之死有牵连,朕绝对不会姑息。文氏一党违逆纲常,乱政祸国,朕也十分清楚。然而治大国若烹小鲜,这份名册株连太广,大将军有没有想过一旦迁延太久,等到大将军出师北上,白玉京中的局面依旧不能稳定,那才真正不好收尾。”李旭将名册还给鱼辅国:“文氏看着树大根深,然而终究是外戚,所依仗的只有文氏和文敏行等寥寥数人,几个军将小吏或者刺客毒酒能办到的事,不必把场面搞得这么大。”

    作为皇帝,李旭此时此刻所能做的也只有表明一个态度,毕竟无论是文太后要阴死鱼公公还是鱼太监火并文寡妇,他都没有实力掺和进去,该有的态度一定要有,人家怎么干就是人家的事了。李旭并不认为鱼辅国要干什么会征询自己的意见,这老东西最多只会通知自己一声而已。

    鱼辅国瞥了一眼面色通红的程奇力,点了点头。

    “大官既然是这个意思,那老奴就先相忍为国了,老奴告退。”

    就这么结束了?李旭还没有反应过来,鱼辅国便和程奇力告辞而去。只留下皇帝在清凉殿中慢慢回味刚刚的对话。

    两位大宦官刚走出清凉殿不久,鱼辅国便对程奇力说道:“现在你看明白了吧。”

    “唉,我原以为陛下和咱们是一条心的。”程奇力叹息一声,他对文氏那是恨之入骨,不管是现实的利益之争还是因为神皇帝的感情影响,这个丑陋的宦官都希望将文氏一族杀个干净。

    “你我都不一条心,更何况是皇帝。”鱼辅国整了整自己的衣帽。

    “鱼公公何出此言啊,咱老程维您马首是瞻。可我就不明白了,姓文的贱妇胆敢弑君,和陛下有杀父之仇,他怎么就能忍得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