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远行



    盗贼四起,天下将乱,圣人升堂,以求对策。

    老皇帝颓然坐在龙椅上,浑浊的目光望着下方站得整整齐齐的大臣们。

    “诸位爱卿,边疆李英成作乱,可有举荐的人选?”

    “陛下,老臣有一人举荐。”现任兵部尚书上前一步,道。

    “快讲。”有人愿意接话,老皇帝眉开眼笑,自然忽略了其余百官的反应。

    “陛下是否还记得,叶家大公子叶笙数次平匪有功,如今已然回京。叶大公子有经验,也有才智,这次李英成作乱,他乃是平定的不二人选。”

    提到叶家那个平日纨绔不堪,一接到朝廷命令却圆满完成任务的人,朝堂上的臣子们议论纷纷。

    站在百人之前的杨卿翰面容平静,精准着拿捏父上的情感。

    文官之首叶壑沉着地站在地上,对方一没发难,二未曾扭曲事实,他此刻实在没有理由反驳。

    叶笙是否要再次接旨,取决于坐在龙椅上的那个人的反应。

    老皇帝沉默了片刻,朝堂上虽然偶有嗡嗡声,然而气压依然低得可怕。

    “好。”最终,老皇帝一锤定音,“既然如此,这次的平匪工作也交给叶爱卿的大公子了,若叶家长子旗开得胜,朕,必然会记住叶家的功德。”

    叶笙,在短短数月,从一个无所作为的富家子弟,变成了深受器重的臣子。他的身份变化如此之快,让京城的百姓没了反应的时间。

    他们原以为叶大公子浪子回头,但看到叶笙依然频繁出入添香楼,不约而同地在心里摇了摇头。

    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也不知道是谁瞎了眼,竟然以为这位叶大公子有过人才华。

    添香汀兰的脸上没有了笑容,她呆愣地坐在梳妆镜前,只余下那个男人依然戴着微笑,在她身后站立。

    “我明天便要出发了,你不送我?”叶笙看着汀兰眼角一点未散开的殷红,伸手替她抹匀了。

    汀兰扭过头,眼眶已然不自觉地红了。

    “你难道还以为,皇上是因为赏识你,才派你出去吧?”

    “怎么可能。”叶笙苦笑,“他有什么本事,能发现我这个富家公子有什么能力?能用皇命逼迫我离京的,也只有他身边的那个人了。”

    汀兰恍然转过身,伸手攥住了叶笙的衣角,将整张脸埋进了他的衣袍中。

    “我有不好的预感。”她小声地说。

    “预感什么我不知道,但汀兰姑娘这么迫切地诅咒我,还真是让我诚惶诚恐。”叶笙眯起了眼睛,笑得像是一只慵懒的狐狸。

    “我要去见三皇子。”笑完了,他收起笑容,脸上的神色逐渐严肃。

    汀兰松开手,即便心中不舍,依然迅速为叶笙安排好了来去的途径。

    叶笙和三皇子的交往,全部都在秘密进行。杨卿翰只能推测出他们之间有所联系,却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的猜测。

    叶笙尤记得自己当年入府的理由——齐翘楚怀疑三皇子与一丫头有染,大发雷霆,叶家大公子挺身而出,说这丫头和自己关系匪浅。

    如此一来,不仅顺利出入鲁王府,还能名正言顺地给那个被他捡回来的孤儿一个身份。

    现在想来,当年他做得还不错。

    不然,哪有现在的清棠姑娘?

    杨卿檀只听见风吹帘动,便有一人出现在鲁王府中。

    叶笙嘴角的笑容消失不见,他站在三皇子面前,缓缓下拜。

    “笙,来向皇子辞行。只是不知皇子在笙走后,该如何面对太子殿下的步步紧逼。”

    “我若听了你的话,骨肉相残,祸及百姓……我做不到。”杨卿檀沉默地擦拭着做完用过的武器,放回纳石中。

    “殿下觉得,舜是何人?”叶笙平静问道。

    “为子孝,为君圣,实乃千古圣人。”杨卿檀笑道。他不懂,叶笙以舜帝举例,莫不是希望自己服从父亲,服从随时能鼓动父亲的皇长兄?

    “曾经,舜的母亲命令舜去修井,却用石块填埋井口。若舜是愚孝之人,必然浚井不出,那何来日后圣君?何来世之太平?何来万民之福?”

    叶笙再拜,起身与杨卿檀对视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