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男神-第2/3页





    “那你岂说说你还有什么证据,能证明蜀王无辜?”李世民继续问。

    “三弟,你来说说。”太子看了看李恪。

    李恪点点头,道:“旁人只知晓我使用清江白,松墨,澄泥砚。却不知我所用的松墨里添了一味香料,而且我所使用的清江白纸有我的印记。”

    李恪说着就从怀里拿出一张写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清江白,在点了的蜡烛上烤了烤,然后清江白的下方就出现了一排小字“恪敬上”。

    “陛下,臣所有的通信皆使用的是此种纸张。”李恪朗声道。

    李世民又让人将太子呈上来的蜀王信件,自己平时收到的蜀王信件,以及那几封伪造的信件一并对比。果然,蜀王自己的清江白有印记,而那伪造信件并无印记。

    江承紫瞧了瞧,还嘟了嘴说:“凡蜀王给的清江白,都有印记呢,我练字用的也有。”然后,她很炫富地拿出一张清江白的纸在火上扬了扬,在纸张的左下角有蝇头小楷“阿紫专属”。

    “我的全是这种印记呢。”江承紫神情天真。

    李世民拿过来看了看,又瞧着江承紫问:“为何是阿紫,不是阿芝?”

    “回禀父皇,一则是我与阿芝初相遇,一时激动,就喊成阿紫。再者,使用阿紫,也是不让人冒用。不过,经过今日一事,这些印记都要废除了,免得歹人又挖坑与我和阿芝。”李恪连忙说。

    李世民点点头,命人将平素里蜀王写来的家信也一并拿来瞧,发现真的有这印记。

    “陛下,此番蜀王一事已明了。臣恳请调查弹劾蜀王的谏官,从中入手,将突厥在长安以及朝中的奸细一并挖出来。”太子立马请求。

    “准了。”李世民这些日子也是极其讨厌逼迫他处理李恪的谏官们。而且方才有杨氏阿芝明里暗里的一番说辞在,整个朝堂竟无人敢多言。不过,每个人都在心里打小算盘,计较如今这朝堂形势,以及在弹劾蜀王这场风波里自己所受到的影响。

    “玄成、辅机你二人协助太子来调查此事。”李世民径直说。

    他虽不喜谏官逼迫,但他是这个国家的帝王,如今的大唐是经不得一点点的风风雨雨了。因此,他让正直无私的魏征来调查,与此同时,他真怕长孙无忌参与其中。他让长孙无忌协助太子,一则是让太子与重臣打好关系,二则也算是给长孙无忌一个信任,一个机会。

    “多谢陛下。”蜀王朗声谢恩。

    李世民轻飘飘地点点头,这事就算揭过去了。虽然有些大臣在心中腹诽:一张纸一个印记能证明啥?也有可能是你蜀王欲擒故纵。但是,没有谁会在这个事情上去多言。

    明堂之上的是天子,是帝王。之前,逼迫人家处理自己的儿子,各自已自觉过分了。如今这是皆大欢喜的事,没谁傻得再添乱。就人家魏征恩仇正盛,也没见说这话啊。

    因此,文武百官都在说要严惩奸细的事,要严防细作,增强戒备。

    李恪的事算是有了个圆满的解答,江承紫松了一口气,琢磨着接下里的御书房还得费神费力。一直沉默寡言的秦叔宝却忽然开口道:“请陛下准臣辞去左卫大将军一职。”

    “大将军,你是国之栋梁,如今突厥蠢蠢欲动,梁师都亦是张狂已久。你此番请辞不合时宜吧。”李世民朗声道。

    “陛下,臣身体每况愈下,虽得孙老悉心治疗。然年事已高,昔年旧伤颇多,日日复发,蚀心跗骨疼痛,实难有清晰思虑。左卫大将军一职,再难担当。故而,请陛下恩准臣请辞挂靴,与发妻归隐南山,聊度此生。”秦叔宝缓缓道来,一字一句情真意切,声音平静,举止还是温文有礼。

    众人听闻,想起昔年的秦琼英勇杀敌,每次受伤皆九死一生,触目惊心,心中也是在敬佩之际不免生出许多的怜惜。

    李世民对于秦琼这位恩人是很复杂的。秦琼在年轻时,曾偶然遇见遭遇劫杀的李渊一家,出手相救。那时,对于年幼的李世民来说,秦琼是神仙样的人。那样的意气风发,侠骨柔肠,曾是他一心想要成为的人。

    但秦琼后来再度与李家人相逢,与之相交最多的人是李建成,而非他。虽后来,他从王世充手下投入他麾下。然而,他始终是那个高洁、正直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