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蓝-第2/3页





    杨恭仁点头,说:“我先前也分析过,陛下为何突然将目光放在这件事上,必然也是前年那事给闹得。当时,长安危在旦夕。而后来陛下给予我那些密信,包括我自己截获的密信足以将整个杨氏给端个干干净净了。”

    杨恭仁说着,便从怀里掏出写在丝绢上的密信递给江承紫。江承紫毫不客气,接过来瞧了瞧,写的文字却不认识,便嘟着嘴说:“我不认得这文字。”

    “这是突厥文字。”杨恭仁将那一封拿过来,拿出下面一封,说,“这封就是以萧后的名义写的,是萧氏一族特有的文字。”

    江承紫将信件叠放整齐,交给杨恭仁,说自己年幼,见识浅薄,让杨恭仁在与蜀王会谈时再给蜀王看。

    杨恭仁略尴尬,却还是应了声“好”,然后将信件揣入怀中,便问:“阿芝,你对陛下的做法如何解读?”

    “我觉得陛下是聪明人,既然有实质的证据在手,让然要谋求利益最大化。”江承紫一脸严肃。

    “不错。”这想法与杨恭仁先前的分析不谋而合,“最厉害的谋略者,总是想着最大化利益。”

    “对。这种把柄,至少可以让杨氏与萧氏从内部来重创世家。这一次,长老会的所做作为,怕也跟这有关吧?”江承紫笑着猜测。先前他一直想不透长老会为何会突然倒戈,后来知晓杨老夫人的举动,现在又知晓李世民对杨恭仁的宽容与仁慈,她陡然明白长老会的人会对旧贵族联盟突然倒戈只因为杨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他们必须要保住杨氏。

    “是。”杨恭仁坦诚,随即也说,“但长老会只知老夫人与突厥通信一事被陛下知晓,陛下给我们杨氏一个机会。”

    “大伯父这功劳可大了。”江承紫哈哈笑。

    “阿芝说笑,若非你与蜀王推波助澜,哪能得到这样的效果。”杨恭仁摆摆手。

    江承紫也不在这件事上继续纠缠,便不再说什么谦虚的言辞,只说当下。

    “如今,这后续一事,我想我们若是能说老夫人将计就计,探听清楚了突厥方面的虚实。原来那义成公主昔年是杨素与宇文一族培养的人,嫁入突厥并非简单的公主联姻。后值天下大乱,义成公主接走萧后与炀帝幼孙也并非出自内心念旧,而是早有所图。”江承紫这样开了一个头。

    杨恭仁心领神会,接下来就说:“如今,已证实义成公主软禁了炀帝幼孙与萧后,假借萧后之名派人潜入中原,想要动用昔年人脉,妄图颠覆大唐。”

    江承紫点点头,说:“不仅如此,她还借身份便利,联络昔年同僚,同时给突厥首领吹枕边风,怂恿突厥问鼎中原。其心可诛!”

    “极好。”杨恭仁听到此来,已明了这女童为何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机会了。他不禁一拍桌子,喊道:“极好,极好。”

    这真是极好的。

    自从李世民亲自召见他到今日,他只觉得乌云压顶,喘不过气来,像是在走钢丝似的。今日经这女童一番分析,他顿觉乌云消散,天地好清明。

    “既然大伯父亦认为此法可行,那如何让这义成公主背锅之事,就请大伯父多多费心了。届时,若是操作得当,我大唐攻打突厥,也是师出有名。再者,还可迎回前朝萧后以及隋帝幼孙,这自然是得民心之大事。”江承紫笑道。

    自此,她终于觉得这件事可这般圆满解决,于是索性将自己这一番思量的蓝图都摆出来给杨恭仁。至于如何实现这蓝图,她觉得杨恭仁这样的老狐狸定然精于此道。

    “好,极好。”杨恭仁激动得不由连连赞叹,瞧着眼前眉眼安静的女童,内心感慨万千。

    “既然大伯父认为极好,那具体实施操作一事,就有劳大伯父。这些,阿芝实在不擅长。”江承紫站起身来,对杨恭仁盈盈一拜。

    杨恭仁心情很好,哈哈一笑,道:“这些事,放着我来即可。”

    “有劳大伯父。”江承紫再度拜了拜。

    “阿芝,我们是一家人。杨氏一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想必这一次,你也瞧见了各房的态度。”杨恭仁敛起笑,很严肃地说。

    江承紫觉得自己要说的已经说了,不想与这他过多谈论什么一家人的话,便说:“我瞧见了,这是杨氏之福。然而,家族里可能还有别的潜伏者。此事,还请大伯父费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