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简单的背后-第2/3页





    芳沁说到此来,面上全是厌恶与嘲讽,眼眸如刀直直瞧着江承紫,道:“早知你六房会翻身,当日我就该把你们一锅端了,那还容许你们在洛水田庄活着?如今,就算你们灭了我,你们还是会不得好死。”

    “恶妇,休得口出狂言。”张司直听闻,心里怒火中烧。

    虽然好几人专门来暗示过,这一次的调查适可而止,不要动杨氏根本,杀鸡儆猴即可。那就意味着所有证据指向之人不是真正的凶手,只是帮凶,但他对于这个一等一的凶手婆子还是特别厌恶。 ?·

    “张司直,她不过强弩之末,逞口舌之快罢了。不必动怒,如今让她与我祖母说清楚,也好让我祖母看清此獠真面目,不必心怀内疚郁结其中。”江承紫和颜悦色,女童的清脆之声加上了柔和,甚为悦耳。

    ————————————————————————————————

    这女娃真是冰雪聪明,难怪一向独来独往,鲜少麻烦族人的晋华也专门来找他,拐弯抹角打听皇上对此事的看法,还让他务必要谨慎处理此事。

    他问晋华原因。晋华则是放下酒杯,看着窗外漫天的飞絮,缓缓地说:“自是因为我与杨氏六房交好,发现他们绝不会是平庸之辈,未来的弘农杨氏核心必定是他们。看那六房嫡系个个都是惊才卓卓,绝非池中物。”

    他默然,心想腹诽:其实,家族内部也盛传你钟情于人家杨氏九姑娘。

    晋华喝了一口酒,放下酒杯,又说:“你别看旧贵族不得宠,过两年,他们就会被提上来。这帝王之术总而括之不过就是“制衡”二字。自古帝王,何时允许一枝独秀?”

    他心领神会:晋华之意是皇上肯定不会对付旧贵族,反而会提拔这些在当年征战中落败的名门,让他们去制衡关陇军事新贵。

    帝王之心呀,黑啊。他兀自感叹。

    过一阵子,皇上召见侦办此案的大理寺官员,其中也包括他。皇上那委婉的语气,以及让阿念将军拿出的调查证据也证实了晋华所言。

    “你们何人亲自入弘农彻查?”皇上环顾四周,尔后又说,“袁天罡大师算出即将来的旱魃,以及随后的蝗魔,朕亦不能浪费官员。如今,工部这边人手不够,早就抽调了不少官员去查看河堤。你们大理寺这方面的人才,朕亦拟定了名册。”

    皇上这话就是不想让太多人参与调查,不想触及杨氏,但又要给杨氏下马威吧。他分析,又想起晋华临走前,嘱咐他:如果皇上要调查,他一定要自告奋勇。

    所以,他自告奋勇。

    皇上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长,说:“即使如此,张司直就侦办此事,阿念协助。”

    他就这样接下这案子,大半年都不需要做别的。成日里就扑在这案子里,自己都有点晕了。皇上没有派他去弘农,亦没有召见他。他也不必去大理寺办别的。皇上说了,这案子的进展只需向阿念将军汇报就是。

    自己不是这案子的主要侦办人么?怎么要向协助者汇报了?他腹诽,却也不敢问什么,只回答是。

    日子一天天过去,他望着桌上的口供、证据发呆,实在无聊,就拿了令牌去天牢审讯那几个犯人,审讯的口供没什么改变的。

    这案子明确得不得了,其实都不需要继续查了,只要抓人结案即可。

    “阿念将军,你看是不是申请去弘农杨氏抓人?”他实在憋不住,于初秋一个早上,约了阿念将军去平康坊最好的烟雨楼喝早茶。

    阿念将军端坐,只一句:“时机不成熟。”

    阿念是蜀王家奴,却也是蜀王府红人。如今,这件案子牵扯与蜀王千丝万缕的杨氏六房,尤其牵扯蜀王婚事。阿念的意思,应该就是蜀王的意思。

    所以,他一个小小司直也不敢多问。人家皇上可都发话:让他向阿念汇报即可。

    但他在家呆得都快发霉了,有点后悔当初自告奋勇,于是写了信去埋怨晋华。晋华却是快马加鞭,潇潇洒洒地招摇到长安,携了蜀中美酒与出自杨氏六房九姑娘亲自炒制的明前茶,笑呵呵地说:“让叔父憋闷,晋华赔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