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潘道长-第2/3页



    不过,潘道长一心想要见的人是那九姑娘与小郎君,心中免不得有些心不在焉。如今听的清脆女娃声,心中一凛。只觉得这女娃声像是清脆的铃铛,甚为好听。

    他不由得瞧过去,就见到一眉目清秀的女娃站在门口,身后是上午颇为明亮的日光。女娃提着裙子走进来,盈盈一拜。

    潘道士阅人无数,却瞬间还是十分惊讶。他说不出是为什么,只觉得眼前的女娃有一种璀璨,如同皎洁的月光。眉清目秀,骨骼清奇,有一种月朗风清之感。

    “想必这就是九姑娘,贫道久仰。”潘道长也连忙起身,对女娃作揖。

    其实,依照他们的年龄差距与辈分差距来说,潘道长完全可以不必起身,然而他不由自主起身。

    江承紫见状,连忙摆手,道:“潘道长莫要如此,这是折煞我也。您是我的长辈,哪能受你如此大礼。”

    “方外之人,不讲求俗礼。况且我这一拜,是为翻云寨众人而拜。九姑娘为他们指出一条明路,此乃善举。受得起这一拜。”潘道长笑道。

    江承紫也是笑,又说:“潘道长心善,自是高看于我。你却莫要忘记,我与翻云寨一事,却是有条件。”

    潘道长哈哈一笑,对着杨舒越说:“杨居士,你这小女当真聪颖得很。心底也是极好,明明是她善心,多方打点,帮助翻云寨。此番,却只当自己是逐利之人。杨居士,你这小女当真教育得极好。若非女儿家,就这等胸襟。前途必定不可限量。”

    杨舒越被人夸赞,笑意盈盈,瞧着江承紫,说:“这孩子自降生就不凡,与道者结缘,于海上仙山修炼九年才得以返回我与她母亲身边,这看起来自是与旁人不同。”

    翻云寨先前的探子也有说这九姑娘从小师从得道高人。但具体如何。由于杨氏六房初来乍到。本地人也不太清楚九姑娘之事。只是见过九姑娘的人,都觉得那是个聪颖无比,让人不知不觉就要仰视的女娃。

    如今。潘道士听到杨舒越此语,更是惊讶,便“哦”一声,瞧着江承紫问:“姑娘还有这等奇遇?”

    “说来也是命遇贵人。我师父乃得道仙人。因身边神鸟看管不严,于我降生之日。丢下一颗五彩石,口吐祥云,影响了我的命数,为我带来灭顶之灾。我师父为弥补。才携我魂魄回仙山餐风饮露,吸收日月精华,悉心教导我。本想于我十二岁度过灾难之日再送我魂魄附体。不料前日里遭遇歹人暗害。不得已提前返回。唉,我师父说。我与他缘分这般结束,便是结束了。而我红尘俗世之躯,如何也不能再回返,与他缘分便是尽了。若是还有什么羁绊,怕只有他留给我的这一身的本领。”江承紫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这一段离奇的身世。

    潘道长本就是道门中人,听此事更是丝毫不怀疑,只是最后他追问永无岛之后,颇为疑惑地说:“从前,只知昆仑、九天,却不曾听闻还有永无岛。真是长了见识。”

    “我师父亦叫潘,只是不是姓,只是一个名而已。他们那里的人,姓名于他们都是代号。再者,永无岛本就在海外,师父为人低调,迩来四万八千年,不过出山过三次,都是去拜会好友西王母。”江承紫继续瞎编。

    潘道长听得很认真,之后又与江承紫论道。江承紫既然敢说这个谎,就有足够的本领去让这个谎言圆满。她前世里就是一个老道士的俗家弟子,虽说是自家奶奶偷偷搞的迷信活动,说她是天上仙女下凡尘,要拜一个道士或则和尚为师。

    最终,她就在奶奶的几番劝说下,与一个老道士结缘,老道士名叫凌虚子,九十多岁,只看江承紫一眼,就说:“贫道怕要打破我之前的言语,破例收你为关门弟子。你与贫道有缘,你之大劫难于我既是大劫难,也是飞升的大机缘。”

    她当时只觉得这老道士九十多了还在故弄玄虚,颇为看不惯。但后来,与这老者交谈。这老道交给她的都是人生道理,没有道家所谓的道。她忍不住询问,这老道士就说:“人生就是道,自然万物都是道,何须分得那么清楚。”

    江承紫就在那一刻,忽然对道家很感兴趣。有一段时间,休假,她就住在道观,跟一群道士清谈论道,打打太极拳。那会儿,听着晨钟暮鼓,看袅袅青烟,她觉得自己根本就不适合金戈铁马。她向往的是安闲宁静的生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