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一章 后来-第2/3页





    王谢也叹息,说:“从前,心里眼里只有国家,敌人,任务。如今,仿若一场大梦,看这昆仑之殇,只觉得世事沧桑,人渺如沧海一粟。”

    “嗨,不就这样么?不过,你可别看破红尘啥的。”江承紫笑着说。

    王谢摆摆手,做出一副嫌弃的样子,说:“我没那嗜好。”

    “没有就好。”江承紫又吃了一块。

    王谢便问:“你这是刚回来吧?”

    “是呀,刚回来,还没回杨府。就来看你了呀!”江承紫笑嘻嘻地说。

    “算你有点良心。”王谢满脸笑容,低声问,“木禾已成功了,你还会到处走么?”

    “哦。休息一阵子,等到春暖花开,估摸着,还要到处去玩。”江承紫说。

    王谢嘟囔着羡慕,说自己俗务缠身,走不开。

    “呔,我瞧你投身大唐建设,很是欢乐啊。别装了。”江承紫撇撇嘴,鄙视地斜睨了他一眼。

    王谢被戳穿,嘿嘿干笑两声说:“还别说,大唐这发展真是神速。我估摸着你爸他们要鼓捣个火车啥的跑一跑也不是不可能。”

    “哦,这样呀,很可能啊。我父亲最感兴趣的是历史,可历史那一本毕业证是他的最低学历。”江承紫说。

    王谢鼓起了眼睛,问:“真的?”

    “嗯啊。我爸精通五国语言。最高学历貌似是物理系啥的,我也不清楚。我爷爷最想他去军中,他违背了我爷爷的愿望跑去考古,他就成了禁忌话题,我爷爷不喜欢听到说他。我也不敢问。”江承紫又抓了一个林檎吃起来,啧啧地说经过培育改良的林檎就是好吃。

    “这,这,这以后还真的可以跑火车?”王谢激动起来。

    “这应该不是梦。”江承紫回答。

    王谢激动起来,正要问发电机这种事,下人就禀告说吴王来接吴王妃回去了。

    江承紫蹦跶起来,跑到花圃旁,就瞧见自家夫君,披着黑色大氅,一袭淡青衣衫加描金夹袄。

    “我来接你回去,时候不早了。”李恪温柔地说。

    王谢酸酸的,挥挥手,说:“别在这里秀,请关爱单身狗。”

    “行,单身狗,改日设宴请你喝酒。”李恪笑着说。

    “我去,你这么直接,没人性。队长,管管你家老公。”王谢抗议。

    江承紫掩面吃吃地笑了一阵,挽着李恪的手,向王谢挥手致意。

    冬日的长安,虽然日光不错,但到底是冷,风也很大。李恪为将江承紫细心地系上大氅,两人翻身上马,径直往吴王府去了。

    吴王府早就打扫一番,一是过冬至,二是行踪飘忽的吴王夫妇居然回来了。吴王府上上下下张灯结彩,很是高兴,菜式一样一样地上,美酒一杯接一杯。

    吴王府一直闹到了深夜,两人才上了小楼,因还未到十八岁,依旧是分房而睡。上了小楼,也是恋恋不舍地在厅里的藤椅上坐着,就着暖炉聊天。

    这几年很少在长安呆着,两人此番回来,便也是听到了不少趣事。

    先是李愔受了江承紫一言点拨,居然去鼓捣居民生活条件改善,搞房子建设去了。而且,拜访了各地匠人,钻研起房屋设计了。而李泰紧随其后,加入其中,两个不对盘的皇子,居然去做新城建设去了。这些听起来天方夜谭的构想,居然还真的实施了下来。

    其次,青湮救治了不少妇人,尤其是难产妇人,开展了不少知识讲座。成为朝廷嘉奖的杰出贡献奖女子,也成了大唐女性的偶像。但其气质高冷,对很多王孙公子亦无意,但这一年过了中秋,却接受了张氏晋华的求亲,明年春三月,就会成为河东张氏的当家主母。

    而独孤思南与王瑛则是成婚后,第二年添了一对双胞胎儿子,这一年又为江承紫添了一妹妹。至于杨王氏也是为江承紫添了一个弟弟后,又添了一个妹妹。

    自家大兄则是与杜如晦的幺女珠联璧合,也于立夏前成了婚。那杜如晦的幺女知书达理,亦善骑射。

    至于格物院,则在农业、医学、天文、科技等方面,皆有喜人成果。

    大唐,从贞观629年夏横扫突厥开始,便像一列隆隆启动的列车,开足马力,全面起航,各方面都飞速发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