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鼎足而三(10)



        曹丕认为,刘备把蜀汉的家底差不多折腾空了,和孙权又是新仇旧恨无法和解,是自己收复西川的好机会。

        曹丕的要求并不高,并不是真的要刘禅归顺,他要的只是一个名声。

        孙权虽然已经翻脸,毕竟曾经依附,如果蜀汉也能够依附,那么,魏国不但是名正言顺的正统,而且还可以有得到“一统天下”的名声。

        就算只是一个虚名,那也是曹丕梦寐以求的事情。

        当他听说华歆被诸葛亮驳倒,刘禅拒绝归附以后,非常恼怒,不由动了乘刘备新丧,内部不稳,先行剿灭西川的心思。

        如果魏国能够攻灭蜀汉,虽然孙权已经翻脸成仇,但毕竟曾经归附自己,也没有明目张胆称帝,一旦蜀汉灭亡,江东独力难支,说不定就可以传檄而定。

        这可是名副其实的一统天下!

        曹丕有志完成父亲未竟的大业,无法拒绝这种诱惑。

        但汉朝以儒学治理天下,儒家重孝悌,有“礼不伐丧”之说。

        因此,即便是敌国,在举国丧之时,儒家也认为对其发动战争是不符合道义的。

        曹丕也不想承担这不义的名声,而且也害怕众臣反对,就先和司马懿定好了计策,再大会群臣,曹丕先试探道:

        “刘备已亡,朕无忧矣。何不乘其国中无主,起兵伐之?”

        贾诩是个老狐狸,虽然没有参与曹丕的谋划,但他一听这话?    马上知道曹丕讨伐西川的主意已定,又不想承担不义的恶名?    就故意岔开话题,劝阻道:

        “刘备虽亡,必托孤于诸葛亮。诸葛亮感刘备知遇之恩,必倾心竭力,扶持嗣主。陛下不可仓卒伐之。”

        朝中大官都是人精?    虽然也有不少官员提出反对意见?    但都非常默契地避开了“礼不伐丧”这个话题。

        曹丕心中得意,看来自己在朝中大肆清除异己的成效不错?    朝中已经没有孔融这样的腐儒,办起事来?    比父亲的阻碍小多了。

        看着火候差不多了,曹丕目视司马懿。

        司马懿会意,站起来奋然说道:

        “陛下?    不乘此时进兵?    更待何时?”

        曹丕大喜?    假意问道:

        “仲达有何良策?”

        司马懿回答道:

        “若只起我国之兵?    急难取胜。须用五路大兵,四面夹攻?    令诸葛亮首尾不能救应?    然后可图西川。”

        这是两人早就定好的计划?    曹丕却把戏演得十足?    继续向司马懿请教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