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 据为己有-第2/3页





    目睹了父女俩的互动,又听见身后表妹与同伴的窃窃私语,杜雨菱脸上已经看不见怀疑的神色,“钟先生想要扩大再生产,整个蘑菇沟没有比我家更合适的合作方。”

    “无论技术还是产地,我们都能提供最好的。”

    “口说无凭,先让我看看实际环境。”

    ---

    杜家三层楼的农家乐,座落在向阳的南面山坡上。

    屋边山上除了一条水泥路,就是开垦成一道道的梯田,田里种满了果树。真在这里进行投资的话,钟蓓蓓一定很高兴:满山的果树能让小丫头从五月吃到十一月,月月都有新鲜水果。

    杜家承包的后山北坡,则是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甜笋竹和毛竹。

    蘑菇大棚设立在郁郁葱葱的竹海中,有条黄土路通往山下。

    种植食用菌剩下的废弃种料,则直接堆积在竹海当中。

    受到大量农家肥的滋养,杜家承包的山头就是比别处要翠绿几分。

    十月正是甜笋纷纷冒头的时候,地面厚厚的竹叶上边经常能看见野生的竹荪,偶尔也能见到野生的蝉花。

    竹荪是高档食用菌、蝉花是类似冬虫夏草的药用菌,这两个都有不错的市场价值。

    野生食用菌,无不是大自然竞争中的胜利者。

    而且它不像野生动物,没有法律层面的麻烦——连麻雀都是二级保护动物的年代,任何食用野生动物的行为都是犯罪、要被人唾弃。

    既然山八珍受法律和道德限制不能吃,那么它的市场空白完全可以由草八珍来填补。

    找水军推广时吹嘘下猴菇菌、银耳、竹荪、驴窝菌、羊肚菌、花菇的保健功效,就能引得食客纷至沓来。

    被杜家母女带着一通巡查下来,钟衍在心中已有计较,他站在大棚微笑道:“地方我已经看过了,可扩建的潜力很大,总的来说我认可它的发展潜力。”

    “但是我还有个疑问,需要二位做个正面解答。答案能让我满意,咱们继续谈投资的事情。答案要是不能让我满意,我是不会往里面砸钱的。”

    “我的疑问是,既然你们有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以前一直没有发展起来?被两位隐藏起来的阻碍因素,究竟是什么?”

    说到最后两句话的时候,钟衍特地加重了语气,以显示自己被两人欺瞒的不满

    杜雨菱像是早就料到了钟衍的疑问,她不紧不慢道:“钟先生愿意听我讲个故事吗?”

    “十九年前,我爸曾经向上边申请,希望能贷款搞蘑菇种殖合作社。可镇政府的领导非说种蘑菇没有前途,非要让大伙退耕还林种果树。”

    “结果呢,大家耗尽积蓄,咬紧牙关辛苦了三年。三年后果子成熟了,大力推广种树的领导高升了,曾经许诺要买水果的批发商也不见了踪影。”

    “我父亲不忍看大家血本无归,所以想了个收木屑的办法,用四十块钱两百斤的价格收果木屑。乡亲们纷纷把果树砍倒,卖给我爸爸打木屑种蘑菇。”

    “为了支付果木款,我爸连刚买的彩电冰箱都卖了换钱,这才让乡亲们都缓了一口气。”

    “十四年前,父亲再度向上边申请,希望贷款建立蘑菇合作社。但是上边的领导一句东凰市用不着两个食用菌种植场,要先进不要落后产能,就把我父亲的申请驳回。”

    “然后大力扶持招商引资来的长生食用菌场,就连我也在那里打过工、学过技术。”

    “十年前,有领导说这里环境优美,要把蘑菇沟杜家村变成度假村,努力发动大家参股。”

    “听说要大力开发旅游资源,我父亲高兴得不得了。他把存着用来买房的钱、将来给我结婚时准备的嫁妆、还有他省吃俭用攒下来的老本都挪出来。”

    “结果领导高升后,这件事又不了了之。”

    “就这样,我家两代人的辛苦积蓄、借钱投入的前期资金通通打水漂。后来父亲重病的时候,我翻遍全家的存折,连五百块的住院押金都凑不够。”

    “这个解释,钟先生满意吗?”

    女孩平静中略带悲愤的语气,让钟衍猛然意识到一件事:她的父亲但凡能有一次不轻信他人,杜家的经济状况也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