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一二章 沈迅-第2/4页





    在这个过程中,当其动能耗尽,或者说抵达强弩之末的时候,其落点虽然是最大射程,但它造成的冲击力已经不在其有效射程内了。

    可是类似的情况若是应用了开花弹,那结果可就不同了。

    开花弹的落点有多远,它的有效射程就有多远,也就是说对开花弹来说,最大射程,就是其有效射程。

    杨振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也就没再纠结于尖头圆柱型开花弹应用于红夷重炮的射程问题了。

    因为无论如何,这个射程在眼下都足够用了。

    他眼下需要的,只是一款能够压制清虏天佑助威大将军重炮的重炮。

    只要其射程,能够全面覆盖天佑助威大将军重炮的射程,就足够了。

    剩下的,就是解决其威力问题。

    与此相应的是,从潘文茂等人的描述中,杨振大概也知道制约这款新型开花弹威力的问题出在哪里了。

    其中的关键问题,其实就是弹壳自重与装药量之间的比重问题。

    要想爆炸威力足,那就得薄皮大馅,装药量足够大,才是王道。

    但是薄皮大馅也有薄皮大馅的风险,这个风险就是炸膛。

    红夷重炮的膛压是很高的,膛压高,膛内的温度就高,炮口焰就比较勐烈,这个时候弹壳薄、装药量大的开花弹,就很可能在推送出炮口之前提前开花。

    但如果弹壳过厚,装药量较少,安全倒是安全了,可是被送达目的地后爆炸效果有限,也起不到应有的杀伤作用。

    说白了,这就是在自身安全和杀伤敌人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而这个平衡点的寻找,则需要更多规格弹药以及更多频次的试验。

    也因此,在接见结束之际,杨振除了安排弹药厂为抬枪队量身定制弹药之外,剩下的就是叮嘱潘文茂进一步安排人手,继续试验更多装药规格的用于红夷重炮的开花弹。

    当然,杨振也没有忘了同时叮嘱他,要尽快招募训练新的人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加速弹药的生产与储备进程。

    对于枪炮弹药这些东西,杨振只怕储备不够,而且永远也不会嫌多。

    崇祯十四年十一月十一日的小范围动员令,虽然后续没有再扩大知情的范围,以致金海镇辖内的各路将领以及杨振兼领的登来镇各路将领,都没收到消息,但是当日与会的各个关键人物,在会后第二天就立刻投入到了全力以赴的战备工作之中。

    对杨振来说,金海镇以及登来镇各路的全面动员,要在谋定而后动的时候开始。

    最好的时间点,当是在京师朝廷的旨意下达之后,自己顺势奉旨而行。

    到时候,有了朝廷的正式旨意以后,自己再以北伐清虏、恢复辽东的天下大义相号召,统合好自己麾下兵马与云集辽西的兵马,那么事情也就差不多做成了一半。

    杨振也曾想过,既然辽西兵马不可靠,那就完全依靠自己的兵马去北伐,只要时机成熟了自己就去做,甚至可以不去管朝廷那边怎么想怎么做。

    但是,在渡海归来的漫长旅途之上,他想了很多,而他想来想去,最终认为,征东平虏这个事情,还是要拉着朝廷、拉着辽西兵马一起做。

    一来,你不拉上朝廷,不以朝廷的名义奉旨而行,金海、登来二镇各路人马的力量,未必就能真的拧成一股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