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五四章 识相-第2/3页



  “林庆业,你可要弄清楚了,主子爷并不是在跟你商量,而是在给你下令。此行如果顺利,你们的船队,今夜就能到镇江堡去,一到了镇江堡,你就得把这两个倭寇洗刷干净了,给贝勒爷送到城里去!”

  林庆业一听这话,心想原来是这样,当下也不敢再犹豫了,连忙弯腰低头说道:“这回下官明白了,到了镇江堡,下官一定遵命办理!”

  “呵,这就对了,识相一点,好好做着!”

  韩润见林庆业没再推脱,哼了一声,丢下一句话,跟着尼堪的身影,顺着梯子返回到了龟船的主舱。

  很快,那些跟着尼堪和韩润下到底舱里来的其他满鞑子披甲巴牙喇,也都纷纷出舱离去了。

  底舱内臭气熏天,呼吸不畅,谁也不愿意在下面多作停留。

  至于林庆业,只是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冲杨振点了下头,然后紧跟着满鞑子的队伍爬上舱梯,离开了。

  最后,只留下了杨振与张臣等人相顾无言,长出一口气,差一点虚脱在底舱中。

  “都督,你说的那几句怪话,真是倭奴国的土话?”

  等到外人都走了,张臣瘫坐在地上,看着眼前这个总是给他惊喜的广宁后屯卫指挥使一脸的难以置信。

  “呵呵,他们非要说那是倭奴国的土话,本都督又有什么办法呢?”

  “啊?原来不是倭语?!”

  “这个,是不是歪打正着,我也不知道,反正那些话,都是我随口瞎说的。”

  “这——”

  听见杨振这么说,张臣瞠目结舌,简直要惊掉下巴了。

  他没想到生死关头,杨振随口胡诌的几句鸟语,就能把满鞑子的贝勒爷打发了,看来眼前这位金海伯真的是如有神助了。

  当然了,他不知道的是,杨振随口胡诌的那几句鸟语,并不是纯粹的胡编乱造,而是杨振在后世学了很久倭语后仅剩的一点记忆了。

  只是这些东西,他没法跟张臣说起。

  因为今世出身广宁后屯卫的杨振,既没有参与过四十几年前的那场援朝平倭之役,他本人又没有去过倭奴国,又怎么可能会说倭奴国的话呢?

  这一点,无论如何也说不通。

  也因此,杨振干脆推说自己是胡编乱造,为的就是不给自己找麻烦。

  却说尼堪领着韩润等人出了林庆业座船的底舱之后,也没有再多作停留,很快就下了船。

  然后在等待古尔马浑即郑命寿归来期间,又到东江岛上匆匆走了一圈。

  到了下午未时三刻,郑命寿从云从岛一带巡察归来,向尼堪报告了云从岛以及附近其他岛上的情况。

  郑命寿的报告,与之前林庆业的说辞大同小异。

  那些岛上弃田很多,的确都有被人垦过荒,耕种过的痕迹,但是所有岛上,眼下确实空无一人。

  一向奸狡多疑的郑命寿,甚至注意到了近期有人住过的地窨子以及明显有人耕作过的农田,可是查看来查看去,他也搞不清楚那农田里耕作的到底是什么庄稼。

  这让他有些忐忑。

  在朝人文武官员的面前,郑命寿虽然态度嚣张,飞扬跋扈,可是在大清国的敬谨贝勒尼堪面前,他就是一个贪生怕死的奴才而已。

  也因此,凡是自己说不清楚的事情,没查明白的事情,当着尼堪的面儿,他根本连提都不敢提起。

  就这样,等到了郑命寿带回的报告之后,彻底放了心的尼堪随即命令林庆业,留下一些小型船只和部分水军守岛,而主力船队则立刻升帆驶往鸭绿江口方向。

  至于尼堪本人,认为海路不如陆路便捷,下达了船队起航的命令之后,带着随行的大部分人马,返回了岸上,一路策马疾驰,赶回镇江堡报信去了。

  当然,尼堪临行之际,也没忘为了留下一小队满鞑子,名义上是为林庆业的船队领航带路,充当向导,实际上则是押队监视。

  好在留下来的小队满鞑子并不多,也并不在杨振等人乘坐的龟船上,而是被林庆业分开安排在了几条负责带路领航的斥候船上。

  所以,等到尼堪领着满鞑子和朝奸队伍一离开,杨振等人就在林庆业的座船底舱里忙活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