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七章 报捷-第2/3页



  沈器远在杨振撤离江华岛的时候,率部“击退”了岛上的明军,成功“夺回”了李朝的江华留守府重地,因此被李倧提拔到了兵曹判书的高位置上。

  到了这个位置上以后,沈器远当然全盘了解了螨清向李朝借粮借兵借船的计划,这次他派出了自己的亲弟弟,派出了自己的女婿,前来面见杨振,就是要将这些计划和军情,通报给杨振。

  同时,也将他的一些将计就计的想法,说给杨振知道,好让杨振与他里应外合。

  当然了,身为李朝兵曹判书的沈器远也知道自己现在的位置有多重要,有多么得来不易,所以这次里应外合的计划,他并不准备亲自实施。

  与此相应的是,为了以防万一,他也不准备一开始就让替他执掌北方兵马的亲家平安道兵马节度使柳林柳兵使得知其中内情。

  沈器远只是将陪同押送粮草的重任,交给了他自己的这个亲家负责。

  但是与此同时,沈器远却把李朝君臣提供给螨清的稻米粮草数量、护送粮草的人马大车数量,以及整个粮队北上的时间、路线,通过沈器周和柳之蔓之口全盘告诉了杨振。

  ——而杨振也正是据此,放心大胆做出了命令袁进和俞亮泰再次前往瀛洲岛运送移民屯垦的决定。

  至于沈器远派出自己的女婿,也即李朝平安兵使柳林的长子柳之蔓随同沈器周一起前来,为的则是在关键时刻,直接策反态度并不确定的平安兵使柳林。

  至少在关键时刻要用这个柳之蔓,来取信他的亲家柳林。

  在抗虏反清的问题上,沈器远这个李朝兵曹判书的谋划之长远、谋划之细致以及决心之坚定,简直让杨振瞠目结舌。

  因为除了这个建议杨振出兵劫粮的安排之外,沈器远还特意安排了他的密友林庆业这个南三道水军统御使,全力配合杨振将计就计的打法。

  最让杨振感受到沈器远诚意的地方在于,沈器远对于水陆两路配合的谋划,一开始就是分两条线布置下去的。

  虽然他的这个布置,在沈器周、柳之蔓二人意外撞见林庆业的信使独步和尚的时候就失效了,但是沈器周二人与独步和尚之间,却并不真正知道对方使命的具体内容。

  而杨振在分别接见了他们两路信使之后,自然也不会多嘴去告诉沈器周南三道水军统御使林庆业的使命。

  事实上,杨振在召见了独步和尚之后,就让他搭乘着俞亮泰他们的座船,跟着船队一起离开旅顺口了。

  他将跟随俞亮泰的船队返回李朝南三道水军统御使林庆业的帐下,并向林庆业报告杨振将计就计的安排。

  崇祯十三年九月初三上午,就在袁进和俞亮泰统带的联合船队从成山头再次启航东渡的同一时间,身在旅顺口的杨振,“意外”接到了来自金海北路的捷报。

  捷报说,吕品奇率领北路人马走海路,于八月十六日夜涨潮时分,突袭辽河口,再破田庄台,斩获鞑子与二鞑子首级二百余,俘获男女生口三百多,另获牛马百余头,粮米数百石云云。

  这个捷报,说是“意外”,其实也不能算意外。

  因为吕品奇率领金海北路的大批人马搭乘北路水师营的船队北上,去袭击多尔衮的后方沿海地区,正是杨振叫他们去的。

  对杨振来说,只要他们这么做了,而且没有提前走露了风声,那么取得一些胜利,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问题只在于成果的大小罢了。

  但是让杨振略感意外的是,他没想到吕品奇他们偷袭敌后的捷报会这样快就传来。

  同时,杨振也没有想到,吕品奇他们突袭敌后的行动,会这样顺利,不仅一击得手,而且全身而退。

  不过,有了这个捷报之后,杨振对金海北路复州城当面的敌人,已经不怎么太担心了。

  在杨振看来,此时身在盖州城或者熊岳城的多尔衮,肯定会比自己更早一步收到他们大后方遭遇明军水师突袭的消息。

  以多尔衮的心智,他当然能够看得出明军水师击其后路的目的,必然猜得到明军这样做是为了干扰他筑城南下的战略,为了干扰他正在酝酿中的攻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