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五章意见-第2/3页



  接下来,多尔衮果然又挨个询问了恭顺王孔有德和智顺王尚可喜的意见。

  恭顺王孔有德与智顺王尚可喜两个人都是老油条,他们都不想被卷入到满清宗室诸王的争斗当中去,一致表示自己坚决奉命行事,没有其他任何意见。

  但是,对于他们两个人耍滑头的回答,不光是饶余郡王阿巴泰极其不满意,就连睿亲王多尔衮也对他们极其不满意,催着他们必须提出自己的想法。

  于是,搪塞不过去的智顺王尚可喜,最后不得不硬着头皮说道:“以奴才之见,主子爷们说的,都有道理。我大清兵数万精锐人马云集在此,每日所耗粮草不是小数目,若能以牛刀杀鸡之势速战速决,那自然是上上之策!”

  尚可喜这么一说,方才明显主张围点打援的多尔衮、阿济格以及郑亲王济尔哈朗三人的神色顿时就是一沉。

  他们若有所思地看着尚可喜,皆是满脸的不悦。

  而饶余郡王阿巴泰则哼了一声,半是蔑视半是挑衅地看了看睿亲王多尔衮,然后对尚可喜说道:

  “智顺王,呵呵,你这个奴才,倒是比许多人更有见识!”

  智顺王尚可喜没有料到说出来的头几句话,就造成了这样的后果,此刻听见阿巴泰这么说,更是慌得一批,立刻从半拉屁股悬空的座椅上滑了下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说道:“主子爷们稍等,且听奴才把话说完。”

  说完这个,尚可喜生怕再被打断,气都不敢大喘一下,立刻就接着说道:“辽南地形特殊,过了复州城往南,尤其是金州以及旅顺口之间,三面皆海,地多山岭,南北虽有道路相通,但是道路崎岖狭窄,并不适宜我大军展开。

  “且我大清兵一旦深入,或中敌人诱敌深入之计,到时候敌人拥有大批水师,可以进退自如,而我大清兵则不然,粮道一旦被断,就要进退两难。这一点,还要请主子爷们明察!”

  智顺王尚可喜终于把两面话都说完了,暗自喘了一口气,垂首跪在地上,不敢去看阿巴泰的脸色。

  “呵呵,尚王爷,饶余郡王说你有点见识,果然没有说错,的确是有一些见识。快起来吧,别忘了你的身份,你可是我大清皇上钦封的智顺王!”

  多尔衮见智顺王尚可喜的确说出了一些东西,并非一味见风使舵,当下和颜悦色地请他起来说话。

  对于孔有德、尚可喜这样的汉人降将得封王爵,多尔衮当然也是有看法的,认为黄台吉对这些人过于厚待了。

  但是他与其他的八旗王公还是有所不同,他也认识到了这些汉人降将的重要用途。

  原来的所谓建州女真各部落,并没有多少人口,满打满算也就二三十万人而已。

  要想凭借这么点人口就想称王称霸,甚至入主中原,不啻于痴人说梦。

  所以,为了壮大自身的实力,就只能吸纳明军的降兵降将,同时吸纳或者掳掠南朝、蒙古甚至是朝鲜的人口,让他们为己所用。

  多尔衮虽然对黄台吉有很多不满,甚至愤恨,但是对黄台吉的这个做法,他还是比较认可的,也愿意拉拢利用一些旗下的汉人将领。

  比如,孔有德、尚可喜这样的人物,若是愿意为他所用,他也是欢迎的。

  所以,他听了尚可喜的话,立刻肯定了尚可喜的说法,一边说着请他起来,一边上前作势欲搀扶他。

  尚可喜则一骨碌爬了起来,受宠若惊地躬身致谢,同时忙不迭地后退着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恭顺王爷,你的意见呢?想当年,你可是亲身参与了夺占旅顺口的那场战事,而且功劳卓著,本王料想,你一定有以教我!”

  多尔衮从尚可喜这里得到了自己想要听的意见以后,转脸看着战战兢兢的孔有德,皮笑肉不笑地这么问他。

  崇祯六年七月旅顺口陷落,落入满鞑子之手,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人物,就有孔有德及其所部人马。

  早在崇祯六年五月份的时候,孔有德、耿仲明一伙人,裹挟着登州之乱的残兵败将及大批船只军械渡海向北投降后金。

  途中,他们遭到了镇守旅顺口的大明总兵黄龙的拦截,一场大战以后,孔有德、耿仲明一伙人虽然逃出了生天,但随行人马部众损失惨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