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闹喜(1)



    说起东湾村,四乡八里的人都知道一句话:

    东湾村有四大,蚊子比苍蝇大,黄蜂比麻雀大,女人的屁’股比磨盘大,女婿的年纪比老丈人大。

    赵振华以前听见这句话,总觉得是扯蛋,是别人埋汰东湾村的。

    别的不说吧,关于女人屁’股这一点,赵振华就仔细观察过。

    村子里的女人当中,只有杀猪匠王响的老婆秀贞,长了一个不袖珍的屁’股,大而饱满,裂裤欲出,可以和磨盘一较高下。那也是人家命好,嫁给了杀猪匠,天天有肉吃,猪肉换人肉,长年累月堆起来的。

    可是,鲁秀莲出嫁那一天,赵振华才忽然发现,东湾村的“四大”都是存在的,真真切切,令人无法忽视。

    那是三十三年前的事。

    鲁秀莲和赵振华是高中同学,还有村里的齐磊。

    上半年,他们三人还在五十里外的县城二中苦读,指望着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大约是那一届的考官不行,一朝揭榜,赵振华和齐磊鲁秀莲同时名落孙山,像是折了翅膀的飞鸟,跌落在故乡的土地上。

    现在,夏天刚刚过去,才上秋的时候,鲁秀莲却要嫁人了。

    迎亲的车队是三辆面包车和一辆大四轮拖拉机,面包车用来拉人,拖拉机用来拉嫁妆。

    嫁妆上了车,新娘鲁秀莲也上了车。

    接亲的队伍点起花炮,噼啪声中,车队缓缓出发。

    赵振华站在自家屋后的土马路中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冷冷地注视着迎面驶来的婚车。

    脚下的土马路将东湾村劈开,分为南北两个自然庄。鲁秀莲家住东湾村北庄的最东头,这里是她出嫁的必经之路。

    土马路一直向西,延伸到五里地之外的街镇,从街镇上转车,便可以通向灯红酒绿的繁华都市。

    赵振华曾经无数次想过,自己一定要挣钱,发财,然后再把这条路铺上黑亮黑亮的柏油,两旁安上路灯,和城里的大马路一样宽敞漂亮。那时候,这条路将会有个名字,叫做振华路。

    但是赵振华没想到,同学三人之中,鲁秀莲是第一个从这条路上离开的人,直达都市,将东湾村的一切彻底抛弃。

    高考成绩放榜的那天,就在齐磊家的屋后,在栀子花树下,赵振华和齐磊鲁秀莲效仿桃园三结义,摆酒点香,对着栀子花树发誓,要走一起走,要留一起留。走了就不回来,除非驷马高车衣锦还乡;留下,就跟这片黄土地较劲,来个天翻地覆慨而慷,敢教日月换新天。

    齐磊那晚喝多了,大着舌头说:“咱们先留下吧,干两年再说;如果两年过后还是这么穷,就出去闯荡!”

    鲁秀莲也喝多了,摇头说:

    “勾践卧薪尝胆,也是三年的吧?两年之内想翻身,不可能。所以,我打算一辈子留在东湾村。振华你说对不对?”说着,秀莲就拿眼往赵振华身上瞟,秋波荡漾。

    赵振华明白秀莲的那个眼神,一辈子留在这里,就是说,要嫁在本村了。

    嫁给谁呢?齐磊那模样,三寸丁谷树皮,跟人站一起像个猴子,跟猴子站在一起才像个人,秀莲是看不上的。

    所以,赵振华知道秀莲的意思,她要跟自己在一起,永永远远在一起。

    话还在耳边,那个发誓要一辈子留下来的人,却要出嫁了。

    赵振华拦在鲁秀莲出嫁的路上,就是想问个明白,是不是身为女人,就可以说话不算数!?

    载着新娘的婚车在靠近,炮竹还在震天价地响,硝烟扑鼻。

    赵振华觉得自己是一个败兵,悲壮的败兵,此刻就站在硝烟弥漫炮火连天的战场上。那一声声炮竹,就是敌人密集发射的机关枪,每一枪,都打在他赵振华的心窝里。

    在这条土马路上看热闹的,不止赵振华一个人。

    七长八短的乡亲们,都站在土马路两边,伸着脖子,看着驶来的车队,也看着马路中间的赵振华。

    大家都觉得赵振华有些古怪,看热闹,也不知道站在一边,怎么把路给拦上了?莫不是想学瓦岗寨的山大王,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