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儒门圣器 (二合一章)-第2/4页



大难得脱,众学子惊魂不定之际,才发现造成眼前一幕的,便是在众人听学的广场之上,放置在中心的一尊青铜大鼎。

亚圣公府并不在勋贵云集的东城,而是在依临西郊的西城。

西城较之玉京城其余所在,人口少了许多。

如今大乾国力日盛,玉京城毕竟是天子脚下,虽不可能人人大富大贵,却也算得上衣食无忧。

西城便是玉京城中最为清贫的所在,但也算干净清雅。

又临近西山,多为文人雅士聚集踏青之地。

此处听学所在,便位于亚圣公府之侧,依山傍水,修了这座讲学台,以白玉之石铺就,名唤鸿门台。

可容数万人齐聚于此,而不显半分拥挤。

除却夫子讲学的宏学方台外,便是鸿门白玉台中心,放置着一尊青铜大鼎。

原先还没有,不知何时,大概是数年之前,便被立在台中央。

四方,三足,两耳,高三丈余,阔也三丈余,沉重非常。

众学子初时虽有好奇之心,不过久而久之,习惯之后,便也无人在意。

此时见得这青铜方鼎轻轻颤鸣,如同深渊巨口,海中水眼一般,吞吸着漫天的雷火剑气。

一个雷火剑气所形成的暴风旋涡,像是一个巨大的漏斗般,在鸿门台上空出现。

蔚为奇观。

无坚不摧的剑气,能崩裂山河的雷火,尽数倒灌入这方鼎之中,也不见撼动这方鼎一丝一毫。

“这……”

“难道就是……传闻之中的儒门六圣器之一,九州鼎?!”

“昔者上古圣王之治民有法,必别地以州之,分属而治之,此谓之州,九者,乃数之极,”

“故‘九州’即为世间帝王掌辖,人道光辉播洒的文明之地,与荒蛮别之,鼎者,亦为定,九州鼎,即为九州定,”

“一鼎镇九州,一鼎定九州!”

“原来真有此鼎现世!”

众学子中,不断有人想起这大鼎的来历。

鼎之一物,原本不过为上古之人烹煮食物的器皿。

只是因其沉重不便,又耗费颇靡,渐为人所弃。

但自亚圣公讲学布道以来,厘定人道之礼,以钟、鼎之物,为礼器之本,便赋予了“鼎”新的含义。

也令得当世权贵大易其风,重复上古之人,以鼎为食器,以钟作乐。

所谓钟鸣鼎食者,便是因此而出,说的就权贵之人。

鼎,由亚圣公而重现于世,是以,这鸿门台中放着一尊大鼎,本也不为人所奇。

传闻,亚圣公非止学问道理通透,能与诸子圣贤相提并论。

还有一身几疑达到了武圣之境的武功修为,堪比鬼仙的道术修为。

更是精通炼器炼丹之法。

儒门之中,流传有一种名唤“正气丹”的奇药,便是亚圣公新手创制。

能为人洗炼筋骨,强壮肉身。

有正气丹之助,寻常之人修炼武功,可达事半功倍之效。

一粒正气丹,便能抵往日里一月苦功。

令世人趋之若鹜。

只是正气丹数量稀少,多在儒门学子之中流传,少有流出。

除此之外,真正得了儒门真传,学得君子六艺的学子,往往还会得到亚圣公亲赐一件宝器。

所谓君子如玉,君子如剑,乃是亚圣公亲口所说。

所以儒门学子必定随身佩带宝剑、玉饰,此谓之君子佩玉、君子佩剑。

亚圣公亲亲赐的宝器,也必定是玉器或剑器,都是其亲手所炼制,有种种神妙异能。

虽然寻常之人一般难以见到,但也是得到了验证的。

所以亚圣公善炼器制丹,世人皆知。

传闻,亚圣公还炼制了六件儒门圣器,镇压文运,以为儒门立道根基。

这六件圣器,分别对应君子六艺。

其中一件,便是九州鼎。

没有人知道儒门六圣器究竟是什么模样,有什么样的神妙,世间只有几个似是而非的名字流传。

但他们万万想不到,那件象征着君子六艺,隐隐有六艺之首的“礼”之圣器——九州鼎,便是这尊多年来,大喇喇摆在鸿门台中,任由风吹雨打,任人接近触碰的大鼎。

丝毫没有一丝珍视之意。

见得这鼎的含而不露,却大有气吞天下,鼎定一切的威势,没有人怀疑这尊鼎究竟是不是儒门圣器九州鼎。

众学子没有人再在意什么方仙道、什么萧黯然,而是目光火热地看着那尊大鼎。

不仅是因为这是儒门圣器,便是因为传说中,这件九州鼎上镌刻着君子六艺之中,最为神秘,相传也是最为强大的“礼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