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三教源流 (二合一章)-第2/3页



“这……”

本以为不过是件小事,却见乾帝露出犹豫迟疑之色。

“陛下,可是另有隐情?”

洪玄机与乾帝并肩多年,相交莫逆,自然对其了解甚深。

“不错,”

乾帝点点头,指了指他手上那本薄册:“玄机可知,这是谁给朕的?”

“不管是何人,此人向陛下献此邪书,妄图蛊惑圣听,罪该万死!”

“你这人啊,越来越正经,不至于不至于,”

乾帝无奈摆手道:“此书,乃是理国公献予朕的,前些日子,朕因边疆战事,心下烦漏水,便与众卿一道去那西山狩猎,”

“理国公也陪驾在侧,见朕愁眉不展,便献上此书,不过是给朕解解闷罢了。”

洪玄机闻言,神色未改,显然是并没有因为献书人是理国公就改变自己的看法。

“陛下,不管是何人,此风断不可涨!”

“你可真是块臭石头……”

乾帝头疼道:“此事就莫再提了,理国公的脾气你不是不知道,别人怕你洪玄机,他可不怕,这话让他听了去,又要来找朕麻烦。”

“不过你所说之事,却也并非没有道理,朕便下道中旨,严禁此书流传便是了,理国公那老疯子,你便看在朕的面上,莫去找他麻烦了。”

“那写书之人,倒也有几分才华,却不必过多苛责,就由卿着人去详查一番根底,若无甚疑点,便不用理会了。”

“臣遵旨。”

洪玄机心中也清楚,他虽然深得乾帝信任倚重,但也不可能他三两句话就能让乾帝对理国公下手。

至于对那写书之人的优容,也一样是看在理国公面上。

若是这理国公前脚献书,乾帝后脚就把写书的人捉拿问罪,他面上需也不好看。

说不得,还会以为自己哪里招来了乾帝的忌惮,乾帝要对他下手。

理国公乃是开国老臣,以开国之功封公,世袭罔替。

在大乾军政两途,都是根深叶茂,虽然因此而铤而走险的可能性很低,但也不是绝不可能。

“来,你我君臣,难得相见,就不要再说旁人的事了,正好,朕近日于造化天功参悟了些心得,你与朕共论……”

……

洪玄机回京,尤如在激流暗涌的水中,陡然出现了一座巨石,将一道道暗流都镇住,无人能翻起浪头。

他本是以武功封爵,后又息武从文,不过二十二岁之时,便于科举之中以探花之身得封官职,参与朝政。

如今更是官居大学士,太子太保,近日更是听说,乾帝有意晋其为太师,位列三公之一。

只是还有多方顾虑,暂时未能如愿,人人都知,却也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不管如何,他却已隐隐是如今大乾第一重臣、权臣,文武双全,显赫之极。

在日渐突显矛盾的文武之争中,洪玄机就是一根擎天巨柱。

有他在一天,无论是文武孰轻孰重,都绝对生不起乱来。

数日之间,玉京城中,因新圣出世,而日渐加剧的文武之争,便歇了下来。

除了一部分心学学派的大臣还在极力寻找新圣外,其他人甚至不敢再提一句“新圣”相关之事。

毕竟新圣出世,动摇的是洪玄机在文坛,甚至朝中的地位。

洪玄机近年来创下理学一派,几乎一举鼎定文坛宗师领袖之名,声威赫赫。

而心学学派,却是由先帝朝的宰相李严所开创。

宰相李严虽已作古,其门生故旧,却遍及朝野。

因彼此理念背道而驰,在文道上、朝廷施政中,与洪玄机分庭抗礼,屡屡与其发生矛盾。

这一日。

武温侯府。

洪玄机端坐书房之中,翻阅文册。

哪怕时值深夜,左右无人,他也一样坐得端端正正,衣冠整洁,连头发丝都一丝不乱。

不多时,房门被人敲响,传来一个苍老中带着几分病态虚弱的声音:“侯爷。”

“进来。”

洪玄机眼皮子一动未动,沉声说道。

待那佝偻着身子的吴大管家开门进来,才将手中一本帐薄放下,抬起眼皮,扫了吴大管家两眼,微微皱起眉头:“稍后你去库房支取一颗造化复元丹。”

吴大管家闻言佝偻的身躯一震,饶是以他的城府也忍不住面现潮红:“谢侯爷!”

洪玄机摆手道:“你仔细与我说说当日情形,那潜入府中的贼人是如何厉害?竟能将你伤成这般严重?”

“回禀侯爷……”

吴大管家想起当日凶险,面上现出一丝余悸,却还是忍着,将当时的情形一五一时地述说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