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二章 白羽亭-第2/2页





    法家自《管子》起,有周一朝,贤士辈出,各领一国一地之风骚。《李子》《商君书》曰法,《申子》曰术,《慎子》曰势,直至韩非集之大成,著《韩非子》一书,法家才真正奠定了天下基石的特殊地位。

    同为显学,墨家的地位则要尴尬得多了。始祖墨子惊艳才绝,后有鲁慎子忠谨行事,合著《墨子》。此后墨者多有书著,却皆不及《墨子》,直到李恪师徒,慎行遗《十义疏注》,李恪讲《墨夏子》,墨家的文华才算重有起色。

    而现在,李恪又要著书了!且不是一人独著,而且千人合著!

    集墨、道、法、兵四家,并士、工、商三民,《国工》若出,岂不是又一部《吕氏春秋》那样的煌煌大作?

    无人知道李恪会怎么做,但李恪说要在三月初一召集大会,他们得先把自己手头的工作研透了,才有底气在这本大作中留名签章!

    总指城中文气冲天,李恪则带着张迁、陈平等人悄么声来到十数里外的白羽亭,汇合田荣,一同参加了一场小型的工程招标会。

    招标会在白羽亭中心的集商所进行,这是白羽亭最有别于其他大秦市亭的关键。

    集商所由亭长主持,下设五位布吏,平日里接取委托,发布招标,每逢日五启动招标会,有意投标者,依先来后到,取最多二十家入场竞标。

    招标会采取明标,模式有些近似拍卖,唯一的区别大概是发布者会事先定下标底,也就是最高价,再由集商所依照市价下浮一成划出最低价,超过就宣布流标,以防恶性竞争,影响投标质量。

    这种粗浅的防范并不能完全杜绝恶性竞争。其实从后世的情况来看,任何商约法规的制定都赶不上商人的脑子,怎么都不可能杜绝恶性竞争……

    所以田荣来信问策时,李恪索性只划了最粗的边际线,把一切都交给商人自己来填充。

    这种填充,名叫行业自律。

    白羽亭端月十五落成,当日召开第一场招标会,至今整三十日,这也是第四场招标。

    看着候室满满当当等候入场的商人,李恪只能感慨,无论是什么年代,商人对财富的嗅觉都是最敏锐的……手机用户看大秦钜子请浏览m.shuhuangge.org/wapbook/45788.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