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老夫会照应你们的-第2/4页





    听听,这才是明白人啊!

    可心里头再舒坦,也无法掩盖他们被人孤立的事实。

    吃饭的时候,李云琢磨道:“要不我们去找范相公吧?”

    “这不太好吧?”李逵先是担心道。

    范纯仁替章惇主持沂州的解试,不得不说,范家的家风确实是好。家族之中出来的都是君子,范纯仁虽然和改革派在政见上不和,可说起来也奇怪,范纯仁竟然在改革派之中还很有面子。就算是章惇面对范纯仁,也礼遇有加。

    既然是君子,那么李逵觉得范纯仁也不会在意是否主考官和考生之间见面,会有失公允。随即点头道:“算起来,也算是长辈,去见一见也好。”

    沂州府衙。

    范双庆站在衙门口的高台上,撑了个懒腰,打折哈欠走出了衙门。兜里好不容易从老爷哪里要来了两个铜子,也不知道这点钱能买什么吃食?

    糖葫芦。

    价值十文,童叟无欺,买不起!

    可恶,甜糕竟然要五文,抢钱呢!

    “跟了叔祖算是倒了血霉了,工钱不发也就算了,连零花钱都没有。”范双庆气恼的自言自语道。可是他也知道,叔祖的小气虽说是出了名的,但也是情有可原。

    老范家自从范仲淹开始,这一房出了名的抠门。

    要问大宋的官员之中,谁最抠门?

    老范,范仲淹。

    问大宋那个官宦之家那个家族最抠门?

    苏州吴县范家。

    范仲淹抠门,这位抠门到什么地步呢?每天花钱过百文,就心疼的睡不着觉。要是晚上算账算不清楚,差一文钱,能一宿不睡,非算清楚了不可。范仲淹的字典里,没有遗失这个词,丢钱更是大逆不道。但是他的老人家的年收入超过三千贯,抠到了骨子里的节俭,让人无法理解。

    范相两大爱好之一就是省钱,达到了举国皆知的地步;还有一个就是喜欢算命,相师说的话,他都信。

    范仲淹最抠门的时候,儿子没有衣服穿,就琢磨着从来拜访他人的行礼里踅摸一件……抠门到这个境界,古往今来少之又少。作为范仲淹最为出色的儿子,范纯仁也一样抠门,他倒是不怎么喜欢风水之类的,而是喜欢吃。整日在朋友之中混吃混喝,却从来不花钱。

    至于身边的奴仆,别想了,范家根本就舍不得请奴仆,家里帮忙的人,要么是儿子孙子,要么就是族里的亲戚,没工钱,只管饭。当年范仲淹做官的时候,跟在他身边的跑腿的先是大儿子,之后一直就是二儿子范纯仁,一直到他在赴任途中病故。范纯仁才出仕,就是这个原因。

    可即便是这么抠门的人,范仲淹却将自己毕生省下来的钱,包括皇帝的赏赐,都捐了出来,在吴县买下一千多亩田地,创办了吴县最大的范氏义庄和范氏义学。不仅如此,还将自己非常钟爱的,准备养老的庄园捐出来,作为办学的校址。

    范纯仁虽贵为宰相,但他真舍不得花钱。

    而且他这些年的俸禄,基本上也捐给了义学。

    这样的人,即便连章惇都觉得招惹不起,自己家里吃糠咽菜,却被泽天下的老好人,自己欺负了,良心会不安的。再说,范纯仁的名声太好了,真要是对他下手,反对者肯定非常激烈。

    这就是人格的魅力,但是跟着范纯仁身边的晚辈们可就遭殃了。

    范纯仁能够豁出脸皮不要,到处混吃混喝,但是他们这些跟班跑腿的晚辈,想要混也混不着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